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细节谈我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细心的好习惯

(2018-09-07 22:08:54)
标签:

细节

一年级

习惯

分类: 教研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每次做试卷,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做的时候错了,但如果把错题让他再做一遍,往往就能做对。究其原因,不够细心认真占很大一部分。怎样养成一年级孩子细心认真的习惯呢?

 一、工工整整写字的习惯。 要养成孩子书写工整规范、 尽量不涂改的习惯。课堂作业时,我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赛:想好再写,比一比谁一节课不出错,谁的橡皮从来不用。有时还会组织小组评比“看谁的橡皮用的少”等比赛。常这样要求,孩子写作业格外认真仔细,一般不会出错。

二、仔细认真读题的习惯。认真细心审题是做题最重要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对于阅读能力还很弱的一年级学生来讲,读一遍题就能准确理解题的意思和要求是很难的,因此,每次做题前,我都要求学生指着题目一字一字读两遍。第一遍:通读,就是指着字一个一个从头读到尾;第二遍:圈出关键字词,想想题目让我们做什么。如果题目在大屏幕上,我会让学生把关键词比划出来,比如:  “从右边数---”,“从右边”很重要,让学生伸手和我一起把“从右边”在空中画一个圈。读完题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看到这道题,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这样慢慢读题、圈出关键词、提醒大家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的过程。

三、检查检验的习惯。认真检查是做题不能缺少的步骤。有些学生很早做完题之后无所事事,不检查,结果一些明显的错误也不能被发现,甚至还会漏做。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检查呢?第一,引导学生把题从头到尾再读一遍。为了使学生明确再读一遍题的重要性,我常常利用学生出现的错例及时进行引导,比如:60再添(  )个十是90。有的孩子会填 30,我指着字让孩子们齐读一遍,孩子们读完就会发现:哦!原来应该填3。第二,引导学生学会检验。“学校图书馆借出34本故事书,还剩9本,原来有多少本故事书?”有的学生列算式34-9=25(本),我会故作不知,引导学生用结果进行检验,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有25本故事书,借出34本,是不可能的。常常引导学生这样思考一下结果,学生也渐渐地开始用结果估计一下可能性。

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孩子会受益终生,而这些好习惯的形成,得益于教师一点一滴的引导和教育。一年级是整个小学的起始阶段,就如丫丫学步的婴儿,需要老师耐心地搀扶和引导,孩子才能在成长的路上学会迈过一个个坑坑洼洼,少跌几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