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一年级老师说的话---- 一年级全体教师会交流稿
(2013-09-05 10:15:06)
标签:
一年级交流会 |
分类: 班级管理 |
1、路队。到地方后站好,必须等老师跟学生说再见,才能让家长过来接或者离队,防止学生路途中就边走边离队,一不好看,二不好管理。(参考路队歌)
2、上课前的准备。预备铃响后,桌面上除了本节课使用的东西,其他一律放在书包里。东西放在左上角放整齐,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身体做端正老师上课。(参考预备歌)
3、课堂。(参考上课歌)。
另:
师:
师:
师:
师:
师:
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喜欢游戏
4、课间。(参考安静歌)
课下学生在教室里太吵,可以找一名大嗓门学生帮忙,每天下课后站在讲桌前进行提醒,对追逐的提醒他到外面去玩。一个安静的教室,学生舒服,老师也可以静心改作业、辅导学生。
5、卫生:
每个小组有卫生委员,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本组卫生情况。地面一整天不能见废纸。轻则要求其捡起来,对屡屡制造垃圾的,卫生委员有权进行批评或警告,严重的可以进行一定的惩罚。下午放学时,要求孩子把板凳放到桌面上,捡干净垃圾后再离开。下午放学,我这样要求学生:放板凳,捡垃圾,对桌子。这样,放学后,老师只要拖拖地板就行了。下午可以要求卫生委员监督,最后一个离开。
注意:惩罚的目的不是给学生制造累,是给学生制造一个心理:我犯错了,我在接受惩罚。
二、慢慢培养班干部。
1。先引导,帮助,逐步培养一些小班干部,让他们帮助老师管理。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班干部负责。比如:路队、卫生、纪律、读书、安全等。
逐步形成班委会。每周定期召开班委会成员会,各负责人汇报各项工作,哪些地方进步了,还有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教室注意进行思想教育,包括班委会成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学习、纪律、文明等做同学们的榜样。
注意:班委会成员尽量不要更换太勤,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积极性。孩子哪里做的不合适,就要在哪里进行指导和要求,帮助他,劝说他,一般不要不留情面的批评。
三、逐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可以采用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卫生、纪律、两操等进行量化,期末进行评比。优秀小组的学生可以评为优秀队员,组长评为优秀组长等。优秀小组的学生可以优先挑选座位,可以优先看班级故事书等等。关于怎样进行小组量化评比,很多著名的班主任这方面都有著作,不再细说。
注意:
1、量化管理有利有弊,一年级开始量化,不宜量化太细,可以慢慢尝试,又粗到细进行。
2、自己分工负责的课堂有单独一项奖励措施,如要果和班级的奖励机制形成一体,会影响其他学科老师的上课情况,因为学生会只重视班主任的课或听班主任的话,对任课老师的课则没有兴趣。
3、任何激励措施包括小贴画、小组评比等,这些都是激励学生的外在的手段,要想真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引导学生从内心进行转变。那就是认识到:遵守纪律不是为了得奖品,不是为了评优秀,是为了自己的学习,为了我们大家好。比如:一开始时,有时开会,回到教室,几个班干部站在前面嗷嗷喊,下面很多同学在讲话,教室里乱哄哄的。我一进教室门,
也就是说,管理孩子时,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把管理的方法变成孩子喜欢听的方法,知道是为自己好的方法,孩子自然就能听到心里去。另外,要让孩子们知道,人人都有权利提醒那些调皮的同学,也让调皮的孩子惧怕犯错误,因为一犯错误,就触犯了大家集体的利益。
四、我的一些建议
1、多表扬,少批评,千万不要孤立孩子。
任何时候,批评孩子时,我们批评的只是他的某一件事情做得不对,而不是批评的孩子本身这个人。我经常对学生说,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都是好孩子。如果真遇到有的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那就必须找个安静的空间,心平气和的跟他聊聊,问问他怎么想的,怎么老是管不住自己,分析一下他这样做的利弊,这样,你就一定能找出这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再鼓励鼓励孩子,帮助他想想今后应该怎样做的办法。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基本上都能解决问。调皮的孩子屡屡犯错,事往往不像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的,他们没有那么坏。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调皮的孩子一定会逐渐发生转变,并对老师感情比那些好学生会更深。
见过有的班级,孤立出了几个学生。这几个学生,虽然桌子都在讲桌周围,离全班学生之间距离比较远,四个人之间距离也拉得比较远,但是,就是这几个学生,不光不听课,而且他们不断地制造的麻烦,他们制造的麻烦比全班学生都要多,他们身上就像按装了转轴,一会也住不下。有的还乱下位,批评几句后也就老实一小会。看到这几个孩子,我心里很难过,为老师,也为孩子。我想,不知这样的小学生活会给这几个孩子留下什么样的影响,而他们,现在一年级就这样,到了高年级,也非得把老师气死不行。
其实,任何一个孩子,甚至包括大人也是,每个人都想要好,只有当他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破罐子破摔,才可能故意捣乱。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老师,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自信。
说到这里,总之想提醒大家几句:跟孩子,千万别生气,生气伤身体,而且不解决问题。老师生气发怒,只是暂时把学生吓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多找原因,多想办法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不调皮就不是孩子,要学习变着花样哄学生,不生气,多动脑。让班干部多干,多管,慢慢把老师自己解放出来,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学生,疏导学生,激励学生,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班级事务中。
2、建议青年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养成每天写反思的习惯。
写写自己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一些制度,一些方法。反思不需要多好,就像工作记录一样。慢慢的,随着自己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修改方法,我们自己就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3、建议青年教师先阅读一些教育专家的著作。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魏书生、李镇西的著作等等。先阅读教育理论,以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相信等大家看完这些教育名著,再回来看孩子,看班级管理,必定会站在了更高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