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禁止!网友:深受其害,支持!
(2022-04-02 16:04:56)
标签:
时评 |
通过抓取用户日常的使用数据,
分析得出人们的行为、
习惯和喜好,
进而精准化地提供
但与此同时,
大数据杀熟”、
流量造假、
诱导沉迷消费等不合理应用
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烦恼。
3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
联合发布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时,
就有不少网友发现
其对“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作出规制,
算法无处不在
滥用问题不断
算法摸不着也看不懂,
通过各种平台获取互联网信息服务。
为了打破算法摸不着也看不懂的“黑箱”,
《规定》明确要求保障用户的算法知情权和算法选择权,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让消费者十分反感。
对此,
《规定》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外卖骑手的配送时间不断被压缩。
为避免差评、维持收入,
外卖员不得不超速、违章,
《规定》专门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劳动者提供工作调度服务的,应当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
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
严防刷量控评影响舆论
在娱乐行业,部分流量明星动辄
可以拿到上亿甚至十几亿的商业回报,
明星商业平台无所不用其极地
《规定》要求,建立健全算法机制机理审核、科技伦理审查、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等管理制度,不得利用算法操纵榜单、控制热搜等干预信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