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本人“分身”到中华艺术宫观赏了两场艺术含金量颇高的画展,不算虚度了。作为国家“最高层次、规格及水准”的美术大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在上海巡展期间,共展出获奖精品557件。其中160件为“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作品,包括金奖7件,银奖18件,铜奖49件,优秀奖86件,其他为获奖提名作品。现将“获奖作品”作一选载,在此与大家分享。

桥上的风景
油画
何红舟
浙江
金奖

亮宝节上的人们
水彩 156*150
许海刚
湖北
金奖
获奖评语摘要:
通过对甘南藏区“亮宝节”这一传统民间盛会场景的描绘,传达出高原特有的节日喜庆氛围,让观众感受到藏区民风民俗的淳朴感和鲜活感。作者在明暗、光影对比画面构成中,即写实又灵动,即细腻而又概括,塑造了一群神态各异、形象生动的群像。作者用“水性与纸质(水彩画)”表现宏大场面的能力,以及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精湛技法令人叹服。

儿女情长
172*200
中国画
陈治
武欣 天津
金奖
获奖评语摘要:
作品是一幅当今“和谐盛世温馨动人、家和情深”的“风情画”。作者选择了回家中的典型情节,既点出了主题,又寄寓了美好祝愿与理想。作为写实主义工笔画,画面设计巧妙,三代人之间形象生动,色调温暖柔和,用线精湛,使该画既具真实感人的情感魅力,又有工笔画本体线条节奏的韵律美。

织情叙意
180*190
漆画
张玉惠
福建
金奖
获奖评语摘要:
作品准确诠释了惠安女特有的精神品质。作品结构布局独具匠心:交错的渔网与人物的动态相互呼应,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结构,既丰富又统一,增加了画面的节奏感。多形态线条的纵横转换若隐若现,使画面境界潇然可诵。画面色调从单纯中寻求微妙变化,仅渔网的漆粉色就有20多种色调递变,还以“漆皮镶嵌”、“漆粉代替铝粉”来表现人物的坚韧性格,增加了画面的沧桑感。

而立之年
120*80
木刻版画
彭伟
重庆
金奖
获奖评语摘要:
中国当代版画在经历世纪之交以综合版种为特征的外延拓展之后,于近年开始了木刻版画的回归。一方面是在电子图像泛滥的时代对纯手工“刀性与木味”艺术语言的再度发掘,一方面则试图将当代图像经验转用到传统木刻图像上,探索与传统文脉的接续。
《而立之年》以超大青年人物肖像和木刻艺术深入细微的刀痕,塑造了当代青年励志奋斗、阳光自信的形象,很好体现了传统木口木刻的当代图像转换。同时,全画还很好体现了木口木刻用线的流畅圆转、阴阳互换、人物面部的解剖、光影、质感等新造型元素与精神刻画的细节。代表了当代木刻艺术肖像的新探索、新成就。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 综合画种--插图
刘德才
黑龙江
金奖
获奖评语摘要:
插画灵感来自郭小川的同名诗作。作品以独具的构思,细腻的笔调,生动的细节,谱写了一曲集恬静与博大之美的“美妙强音”。画面由人、牛、羊与黑土地的初春、盛夏、秋收、寒冬构成简括的意象之语,意境深远------“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常新”。插画还表达了人与这片土地的共生关系,蕴藏着“现代垦荒者”生活轨迹情感历程的视觉记忆。

在土地上
190*190 中国画
赵奇 北京
银奖

大山正月
240*200
中国画
张策
辽宁
银奖

大山正月 (局部)

光阴的故事
220*185
中国画
黄洪涛
辽宁
银奖

守望
148*103
木刻版画
李焕民 四川
银奖

春将至
232*192
综合材料
杨洋
北京
银奖

开河节上的塔吉克男人
220*192
油画
赵培智
北京
银奖

大沉香 180*150
油画
黄鸣
浙江
银奖

花事千年 160*180 漆画
沈克龙 福建
银奖

老广东、小生活
200*176
油画
李智华
广东
银奖

似水年梦
180*148
水彩
应金飞
浙江
银奖
本人非常喜欢这组对中国现代文学、教育等有着深刻影响的“水彩人物”脸谱图。除了第一行第一位的蔡元培先生、第二行第二位鲁迅先生、第三行第一位的陈寅恪先生、最后一位张爱玲外,其他一下子很难辨认。您认出几位了?

存在之三十六--走过
152*133
水彩
董喜春
辽宁
银奖

榜样
235*200
中国画
杨季
陕西
铜奖

三教圣地
240*200
中国画
徐钢
江苏
铜奖

群乡蔬谱图
222*193
中国画
陈福彬
上海
铜奖

中国远征军
200*295
壁画
单飞达
浙江
铜奖
灰暗的基调,以一幅中国南部地图为中心,宏大场面周围,点缀着一个个与远征军相关的“个案”故事。局部写实(以下)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

(局部)

喜马拉雅
214*190
油画
李善阳
李慧
山东
铜奖

郎木寺的节日
240*200
中国画
徐展
天津
铜奖

偶遇
油画
孙景刚
浙江
铜奖

美丽的森林
动漫画
杨春
北京
银奖

岁月留声
170*180
油画
张峻明
李雪梅
解放军
优秀奖

我把春天带回家
中国画
220*143
曾春平
广东
铜奖

盛装
180*230
壁画
毕璐
黑龙江 铜奖

都市中的一抹霞光
152*153
水彩
李晓明
王其钧
北京
优秀奖

草原上的人们
142*188
油画
熊礼斌
福建
铜奖

寻找焦裕禄
146*150
综合材料(人像图片)
丁志伟
河南
铜奖


石头城的传说
连环画
尤山
新疆
铜奖


昆虫记
综合画种(插图)
肖勇
广东 铜奖

温暖前行之三
120*120
漆画
余潮松
广东
优秀奖

《2012》
160*160
水彩
冯卫军
江苏
优秀奖

梦回巴黎
81*76
油画
路昊
北京
优秀奖


鹤之灵 综合画种(连环画)
沈路
辽宁
优秀奖
连环画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姑娘在培育、饲养、保护鹤的过程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高原汽车兵
67*117
版画
马力平
马青
四川
优秀奖

打麦场上
38*55
水彩
刘释凌
四川
优秀奖



吉祥西藏
综合画种(连环画)
卢冰
北京
铜奖

放飞梦想
180*122
中国画
庄道静
江苏
优秀奖

源泉
220*180
中国画
解放军
优秀奖

燃灯节
200*186
油画
于小冬
天津
优秀奖


石壁客家祖地牌坊浮雕群(局部) 福建宁化
28M*3.03M*2
叶武林
杨宁
赵岩
耿延民
王康

欢乐颂
艺术设计(工艺美术)
王秦
上海
铜奖

陕北红
133*200
油画
宋仁伟
北京
优秀奖

迷彩青春
180*180
漆画
杨耀斌
福建
优秀奖

若只如初见
200*168
漆画
陈娜
福建
优秀奖

看不见的风景
180*156
油画
方赞茹
浙江
优秀奖

装饰壁画选
之一

天路
240*200
中国画
罗江
卢冰
云南
优秀奖

般若
240*600
壁画 (全景)
董卓
北京
优秀奖


上、下:般若(局部)

巴莎汉子
200*175
中国画 何梦琼
北京
优秀奖

父亲-母亲
水彩
赵旸
山东
优秀奖

温暖的日子
140*160
油画
崔小冬
浙江
优秀奖

晨曦
210*190
中国画
赵俊峰
陕西
优秀奖

戏画人生
180*170
漆画
林宜耕
李涛
福建
优秀奖

正月里
漆画
王裕亮
杨幼梅
福建
提名奖

民生
漆画
徐涛
江西
提名奖

那个年代我们在鲁艺
漆画
朱华
江苏
提名奖

苏园
漆画
吴映月
朱轶灵
江苏
提名奖

老院的往事
漆画
白斌
黑龙江 提名奖


北大荒的呼唤
连环画
侯国良
黑龙江
铜奖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是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大展。画展集中展示了近五年来中国美术创作的丰硕成果。展览得到了全国各地“体制内”组织机构的充分重视和鼎力支持,同时还获得了许多“体制外”专家学者的才智贡献。期间,美展组委会多次派专家奔赴全国各地,为完善评审机制和监督管理等,进行指导。
本届全国美展在展陈、组织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展览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各个门类的分区展览,自2014年8--9月陆续在全国13个展区分别展出。其中,国画展区设在天津,油画设在杭州,版画设在广州,雕塑设在太原,水彩及粉画设在武汉,壁画设在北京,漆画设在福州,艺术设计、以及陶艺展区设在西安,港澳台及海外华人设在盘锦,年画、连环画、漫画、插画等设在嘉兴,综合材料设在石家庄。各展区共计展出作品约4500件。
第二阶段是获奖作品展。主要展出从各展区评选出来的获奖及优秀作品。于2014年12月在北京首展。获奖作品同时被评为“第二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
应该说,本次展览是上海承办的又一场国家级高规格美术展览,展出的557件作品,是“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精华所在,"接地气、有灵气、扬正气"。作为我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国家级文化活动之一,全国美展荟萃了新中国美术史“五年来的精美段落”,是一份向新中国65周年华诞献上的“厚礼”,我们要为之鼓掌、喝彩。对于获得各类奖项的画家,实在要给一个大大的“赞”。不过,本人认为,由于获奖条件以及比例限制,评选方一定会照顾到不同画种和参展地区的平衡,许多优秀作品可能会“忍痛割爱”地“被落选”,换句话说,未获得奖项的作品,不一定是“不够出类拔萃”,许多因素是难以一言述清的。只是有点遗憾,上海地区选送的作品,与“金”、“银”奖失之交臂,只获得两项“铜奖”,似乎有点不公也。
尽管上传的作品很有限,但还是十分惊讶、感叹这次画展展出的获奖优秀作品。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画种的“水彩画””漆画““连环画”等竟然可以获得多项“名符其实”的奖项。如:“水彩画”金奖“亮宝节上的人们”、银奖“存在之三十六-走过”、“似水梦年”,优秀奖的“都市中的一抹霞光”、“2012”、“打麦场上”、“父亲母亲”等等,如不仔细观赏,有些水彩画作品,完全可与“油画”媲美。再如几幅大型“壁画”:“中国远征军”、“般若”等,构图别致,寓意深刻,让人过目难忘。银奖中的几幅“工笔中国画”,如:“大山正月”、“光阴的故事”,用“受之无愧,名至实归”来形容,不为过也。
本次画展在扶持小画种、弘扬民族美术艺术方面,还是很“给力”的。本该十分强项的油画画种,在本次画展获奖比例中略显弱势。可能,与各地常态性画展多、单项活动多有关。为使博友进一步了解漆画,本篇博文多比例上传了几个省区的不同漆画作品,供博友观赏。
总的感觉,获奖作品不一定“很养眼,很耐看”,但一定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历史阶段性”优秀作品。其中,站在一些超大规格的画作面前,让人正真感受到了美术艺术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的震撼。不得不承认,我国美术教育经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强化和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美术后备人才济济,潜力无限。浙江、北京当之无愧是我国美术教育的“领头羊”。
观展、记录图片、上传博客很耗时费力,且本人经常忙于一些社会活动,难免影响博客的及时更新,望博友们谅解呵。
“笔墨追日月, 丹青绘华章"。愿我们老中青画家们,摈弃、淡化近年来美术圈的一些“负面”影响,继续唱响“主旋律”,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盛开的“中国梦”多彩画卷,讴歌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大美术文化的隽永篇章。我们------期待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