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人兴致勃勃观看了一个正在上海巡展的画展,首届由“文化部中国文化相关艺术家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学院艺术家油画邀请展”。呵呵,来自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上海师范美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清华、四川、鲁迅、广州、天津和西安美院的教授及带教的研究生们“同台献技",还真是第一次哦!


上:
一米阳光
潘越
师从中国美院孙景刚教授
下:
做雕塑的同学
麻爱周
师从中国美院杨参军教授

听见
听不见
王文华
师从广东美院谢楚余教授

李华像
杨参军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饭饭之交
余荣
师从广东美术学院谢楚余教授

夏日疾走
韦而申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寂寞荏苒
李煜明
师从上海师范大学美院徐芒耀教授

荷塘月色
刘曼文
上海油画雕塑院教授

凤之一
李青
师从中国美院杨参军教授

薇儿
何振浩
师从上海师范大学美院徐芒耀教授

三春
谢楚余
广东美术学院教授

左:和谐
右:旋转
宫立龙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海的气息
黄河
师从中国美院杨参军教授

红衣少女
来源
师从上海师范大学美院徐芒耀教授

迟暮--凝眸
刘玉洁
师从四川美院庞茂琨教授

过客之五
庞茂琨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温斯顿乐园-6
李鹏鹏
师从鲁迅美术院韦尔申教授


桃园--惊蛰
杨晖
师从四川美院庞茂琨教授

红鱼
刘宇
师从中央美院胡建成教授

乌鸦之三
魏广斌
师从广东美院范勃教授

雨后的江南
章文浩
师从南京艺术学院沈行工教授

伊甸园之禁果的诱惑
刘钧
师从中央美院胡建成教授

苹果
贺丹
西安美院教授

寂静的山村系列6
翁凯旋
四川美院教授

无声梦一、二
周楷
师从清华大学美院郑艺教授

池塘边
王乔君
师从中国美院孙景刚教授

都市自由人系列二
赵宪辛
天津美院教授

驰的云
马路
中央美院教授

肖像
杨参军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曲院风荷
庄重
师从南京艺术学院沈行工教授

海滩
何军
西安美院教授

火腿上的风景之二
王其乐
师从中国美院杨参军教授

黄华船厂
师从中国美院杨参军教授

武昌红楼
丁一林
中央美院教授

女人体
徐芒耀
上海师范大学美院教授

无状态
--37
张子叶
师从四川美院翁凯旋教授

红云
胡建成
中央美院教授

紫色的梦
张子嫣
广州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柳岸春晓
沈行工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晴朗的秋日
沈行工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园林系列之二
刘伟东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风山门九号组图
孙景刚
中国美院教授

记忆系列1
米巧铭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毕业

青春
段俊豪
师从广州美院范勃教授

世界的另一半
张澣川
师从清华大学美术院王宏剑教授

我们的一画室
张超
师从中央美院胡建成教授

初雪
郑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梦野间
王海明
师从四川美院庞茂琨教授

末班车
王檀
师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宏剑教授

思想者二
王海威
师从天津美院赵宪辛教授

在一起
-1
王葆华
师从中央美院王一平教授

平凡之路
薛堃
师从中央美院胡建成教授

青春
蔡昊坤
师从中央美院胡建成教授

幸福
刑路生
师从清华大学美术院郑艺教授

物的哲学时代系列三、四
刘一品
师从天津美院赵宪辛教授

记忆的味道系列
周亭
师从中央美院马路教授

浣溪
林笑初
师从中央美院靳尚谊教授

Q-1/Q-2
邱国光
师从鲁迅美术学院宫立龙教授

步11
黄品川
师从广州美院谢楚余教授

浮华
罗胜博
师从西安美院何军教授

亚热带傍晚之二
雷璨铭
师从中央美院丁一林教授

Mind
The
Gap-1
许载舟
师从中央美院胡建成教授

后现代生活与乌托邦NO.4
王卿
师从西安美院贺丹教授

女孩肖像
陈文夏
师从中央美院胡建成教授
这应该是一个“科班们”职称、水准较高集中的,全国性“小范围”的画展。参展的学院画家,都有研究生、副教授、教授以上学历或“头衔”。
主办方称,举办这样一个“追求卓越---来自学院艺术家作品展”的目的,是想通过展示各个学院老师和研究生作品进行学术交流,从中发现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同时。关注当下青年学子们的作品与老师辈艺术家的同与异,以便进一步探讨我国学院油画教育的前景。这种导师和研究生作品在一起展示的方式,也是对青年学子们一种很好的鼓励。
这些办展主旨及内容和题目很大、很深奥,也许,只有在一线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有发言权。
在我国,美术学院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有油画专业训练,大多由留洋回国的中国老师、外请的法国、俄罗斯艺术家执教鞭。但形成较为正规的油画教学制度则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期间,俄罗斯画家马克西莫夫教授“走进来”主持的油画训练班,以及一大批“走出去”,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为推动我国的油画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当然,改革开放后“出国潮”中涌现的画家,更是一支颇具实力的生力军。
可以欣喜的看到,我国的美术院校,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充分重视。从原来沿海国立艺专演化到今天的10多所全国性美术专科院校,试想想,每年得培养、毕业多少美术艺术专科人才!
在这个学术性很强的画展上,作为本次画展“学术支持”的中央美院,几位教授和带教研究生作品较为注目,如胡建成、丁一林、马路、王一平教授。再如清华美院的郑艺、王宏剑教授;广州美院的谢楚余、范勃教授;中国美院的杨参军、孙景刚教授;上海师范美院的徐芒耀教授;鲁迅美院的韦尔申、宫立龙教授;四川美院的庞茂琨、翁凯旋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的沈行工、刘伟东教授;天津美院的赵宪辛教授;西安美院的贺丹、何军教授等等参展者,都拿出了新作,并谦卑的与他们的“得意”带教研究生作品一起平等“亮相”,难能可贵呵!
这个具象写实、抽象写意颇具代表性的画展,多形式尝试,多题材表达,“风向标”地展示了当下学院研究从事油画创作的基本方向。也许,作为学院,“提高技巧功力和修养,增强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依然是各个学院坚持的方向。
油画在中国的历史不长,真心希望以新一代研究生为代表的、未来的准艺术家们,即不要过于沿袭西方学院老传统不变,也不要急于紧跟潮流太注重“炫技”,望在维护、尊重“符合人性和人的精神需求”等传统人文精神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创新,更有所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