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上海市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美术展览系列活动中,有关部门组织部分画家分赴全国各地写生,并举办了“生活源泉--上海美术写生作品展”。展览规模不大,但样式齐全,现上传其中的部分“油画作品”,供博友们分享。


上:《曙光》
周多劲
下:《阿依古丽》
曹刚

《南瓜》
张涛

《山村秋景》
陈平德

《布尔乔亚》
孟祥勇

《大工地》
陶俊

《穿梭》
陈翔

《落日余晖》
何珏颖

《萨尔茨堡的冬天》
张夏利

《飞鸟》
金晶石

《风景》
金临

《地铁风景》
周戈

《春水》
张占国

《春韵》
汪硕

《《浮光掠影--顾清村一隅》
徐君华
《城市印象》
马风春

《建设中的长兴岛印象》
殷正洲

《老者》
徐步成

《黎晨菜园》
陆仁平

《尼泊尔风情》
罗培源

《秋日查济》
柯和根

《潮起潮落--惠安》
张朝晖

《查济写生》
李鹏

《记忆》
孙志奎

《欢舞的瓜叶》
张向壮

《海边》
付钢

《风轻云淡之秋》
张民

《苗寨》
李剑

《暮色》
马亚年

《水蜜桃》
吴怡欢

《静态》
金华祥

《冬雪》
范佩俊
“写生”,是每个初学绘画者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之际,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等部门及单位,组织这样一场活动,要求画家分赴祖国各地,“深入生活,开展写生绘画”。起先,觉得不可思议,过后想想,呵呵,这真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
其实,自从“彩色胶卷”以及后来更先进的“数码相机”问世后,许多画家较老一辈画家幸运多了,用不着经常冒着严寒酷暑到“风景”实地或与创作“对象”面对面进行写生作画了。不少画家参照摄影作品,在此基础上,再将“构图、光感、色彩”发挥到极致。
“生活源泉”是纪念《讲话》七十周年美术展览系列活动的第三部分,不难看出,组织者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画家们认真践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讲话》精神。画展中,采风写生作品主要来自青海、甘肃、贵州遵义、陕西延安、四川大小凉山、浙江四明山、温岭石塘以及上海洋山港、虹桥交通枢纽、振华港机、崇明新农村等地。
上述采风成果的作者,大多都是近年活跃在上海油画界频频亮相新作的中坚画家及新秀(有院校教师、研究生等)。不想对以上作品妄加评论。展示画作并拟写本博文,是为“鼓励写生,挖掘创作源泉”而鼓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