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Chicago)市,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伊利诺依州,东临密歇根湖。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人口900万,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为美国北美地区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同时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3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7月8日-9日,我们与芝加哥来了个亲密接触。
1.城市风光

早就听说芝加哥城市规划比较科学,城市景观十分漂亮。百闻不如一见,随便走走,就感到芝加哥要比上海美多了。

道路交通便捷畅通、城市公共设施齐全到位、科学优化。

芝加哥博物馆。

千禧公园周边景观。(本博文题图后两张为千禧公园明片:1.不锈钢“芸豆”造型
2.大型露天音乐广场)


不同时期建筑风格错落有致,和谐相处。

我们乘坐了贯穿芝加哥市的河道游轮--密歇根湖游轮,饱览了芝加哥中心城区主要景色。
国旗下面的是芝加哥报业大楼。
外观整洁的跨国公司大楼随处可见。
密歇根湖上有多座铁桥,有的铁桥还通轨道列车。

著名的“玉米大楼”--也称玛丽娜城。高65层,1963年建造。

楼下为游艇码头,楼内分别由住宅、办公室和购物中心等建筑功能组成。两栋楼1--19层为停车场,各设896个车位。被誉为“世界上最奢华的停车场”。




两岸的办公楼、住宅社区景观。


著名的海军码头周边景观。
右边远眺的那幢大楼即为著名的美国最高楼“西尔斯大厦”。113层443米高的大楼曾是芝加哥的象征,其高度记录直到1996年被马来西亚双子楼打破。


在密歇根湖边远眺芝加哥大楼建筑群,其“优美的城市建筑天际线”排名为世界第六名,当之无愧呵!



在芝加哥“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看蓝天,绝对通透、清澈呵。
2.与芝加哥“新古典合唱团”交流演出

在中国驻美国芝加哥领馆总领事的牵线下,作为本次美国之行内容之一,芝加哥“新古典合唱团”将以主人身份与我们合唱团进行一次合唱演出的文化交流。自1982年以来,新古典合唱团一直是芝加哥杜佩奇学院住校合唱团。8日傍晚,我们来到该学院艺术馆与他们联排。

该合唱团成员多来自整个芝加哥大都市区的指挥家、教育家和独奏家。合唱团一直以其富有想象力的节目及杰出的表演赢得观众称赞。新古典合唱团同时是美国伊利诺依州“艺术珍品巡回演出单位”之一。
老实说,我们两家应该不是一个“等量级别”的
。

毋容置疑,这真是一个向国外合唱团学习的极好机会。
当晚,在联排中,大家分别熟悉、适应对方指挥对交流曲目如何演绎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放下辛辛那提的那场“滑铁卢”的比赛,重振精神,积极投入到联排中。

休息时,我们来到艺术馆中央,零距离进行交流,并品尝美方团员自制的糕饼、点心。超甜的蛋糕果品让人难以入口,呵呵,终于明白美国人为何那么重了,与所有食物太“甜”太“油”有关。

9日晚上,我们来到市中心交流演出地点--圣.詹姆斯大教堂,走台,演出。我团“钢琴伴奏”佳佳在照相。

首先,两支合唱团各自演唱了交流的曲目。我们依次演唱了《玛丽诺之歌》、《叫我如何不想她》、《月亮代表我的心》、《香格里拉》。
新古典合唱团人数不多,但演唱水平,音质、音色极佳!
我们的交流真的是一次合唱音乐的享受-----,教堂的回声会如此空灵、通透、净美,几天来的奔波和疲惫,在优美的歌声中一扫而光!!

随后,两支队伍合并,先由齐老师指挥大家演唱了中国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
接着,新古典合唱团的指挥上场,指挥大家演唱了我们的参赛曲目《哈利路亚》。两支队伍合作得相当默契。
两国指挥紧紧握手,互相交换了曲谱,互相赠送了录制的CD片。
最后,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总领事、原上海外事办主任(与合唱团多位中欧工商学院毕业者为同学)上台祝贺演出成功,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至此,我们美国之行第二阶段活动落下帷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