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成功打造吴冠中、吴大羽、赵无极等大家的大连万达集团,“5.1”期间,策展了上海画家张功悫和北京画家石齐“南张北齐”这两个“重量级”人物的画展。并先后在上海美术馆同展厅展出。

这是父亲与张功悫(右)年轻时在杭州的留影。
张功悫1923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他受业于吴大羽、林风眠、方干民等老师,特别是跟从吴大羽先生40余年,成为其得力的高足。张功悫与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校友,是同时代、同师承的画家,并有着相同的艺术理想。
张功悫也是父亲国立杭州艺专的同学和挚友。小于父亲6岁。父亲学成后改行,张功悫却执着坚守绘画事业,长期默默无闻研习创作,不计功利名利,是国内少有的从学生时代起70年不断,坚持现代艺术画风的画家,作品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但是,他把画作“藏在了家里,自己欣赏”,无论别人怎么“求”,总是“舍不得拿出来”,迄今为止他没有卖过一幅画,也从未正式进入过艺术品市场,这是当今美术界十分少有的现象。呵呵,真是一位可爱、可敬的艺术家!

已年近90岁的张功悫,在电视专访中侃侃而谈。

《威善》
。

《影》

《泉流》
他的抽象油画,通体来看,每一幅都显得虚虚实实,空灵变幻,莫测究景。其运笔,抑扬顿挫,谓之交响舞曲;其设色,浓则绿翠红艳,淡则清流素绢;其造型,势猛胜虎豹,情婉侔淑女,轻盈如云烟飘佛,其表现手法,蕴含“即深且玄”的哲理。
(评论家---丁天缺)

《蕙兰仙客来》

《夜来香》

《百合》

《激宁》
《水流石》
由于当时学校的文化开放政策,他在学生时代起,就受到了来自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熏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生存和创作空间的自由,张功悫就主动离开了当时苏联现实主义绘画一统天下、文艺思想禁锢的美术圈,同时也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其创作的影响。
其“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个体艺术创作,使得至今六十余年的作品始终充满着自由奔放、不受约束的现代艺术气质,印证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必具的“学术独立、思想解放、情感真诚、创作自由”的专业精神,营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现代绘画“独立王国”。
《古刹钟声》

《红韵》
张功悫的艺术观点基础基本来源于易经、老子、庄子等中国哲学思想,以及其自身的人生感受和艺术感悟,并转而化之为其独特个性的、变化丰富的现代绘画语言。尽管作品的外在形式看似西方的架构,但其蕴含的意向却充满着东方精神。
《家园孔雀》

《对语》

《天鹅家》
《旋》
《金辉》
《湖光闪闪》

《抽象》(国画)

《花圃》

《紫色畅想》
《归巢》
张功悫作画,只是一种情感的投入,从不预作构思,借助变了型的线条和无限变化的墨迹,即是风景,又非风景,是蕴含了愿望的音律。
(评论家---闵希文)
《朝霞》
《飞》
《眺》
《激荡》
《欢乐》

《拥抱》
年事已高的张功悫,仍然坚持风景画写生的习惯
1996年,张功悫(左四)代表吴大羽家属和学生参加吴大羽研讨会。左三为詹建俊,左五为吴冠中。
张功悫主张“艺术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是毫无意义的”、“艺术应该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主观感悟和内在激情,要透过表象把握到对事物与众不同的认识和感受”。长期的离群索居和独立思考,绘画创作成了他生活和生命的主宰。 他崇尚由心灵抒写而达到思想自由的境界,感情直率而朴实,反应在画面上就是对结构、色彩驾驭自如的把控。
国内知名收藏家、大连万达集团艺术品收藏掌门人郭庆祥评价:张功悫的绘画是阳刚和天真的,表现的是“力量、空灵、率真、自由”。作品充满激情和天马行空版的想象,以及艺术家的天赋、才情和创造力。有些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需要欣赏者自己去感受、领悟和想象。 郭庆祥认为,只有真正能打动人的艺术作品才是永恒的,具有生命力的。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强调:万达不会看重那些大搞明星效应、功夫在画外、自我炒作的虚名画家,我们会继续抵制美术界的这种歪风邪气。只要有艺术独创性,不怕没有名气。
“南张北齐”两位画家的作品将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地办展,最后在中国美术馆进行“收官”展出。
曾经成功打造吴冠中、吴大羽、赵无极等大家的万达集团,此次是否能“复制”张功悫、石齐的画坛“奇迹”?不管怎样,由于父亲已经离世,他老人家曾经一直想看挚友画展的愿望,由小辈实现了。
观展后,我深深的被张功悫叔叔那种远离尘嚣,不计功利名利,真正坚守、体现艺术家品行的精神所震撼、感动。
愿张功悫叔叔健康长寿,永葆阳刚创作朝气。同时,衷心祝愿他的画作通过国内外巡展,在九旬生日来临之际,真正实现并赋予他的作品 ----
应有的艺术和市场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