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2018-12-02 14:23:08)分类: 教学随笔——我的幸福和你分享 |
《9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执教教师:张晓婷
听了晓婷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感到这是一堂上得很成功的课。表现在教学内容丰富、环节紧凑、重点突出,学生学得很扎实;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过渡自然,重点突出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背诵,口诀背诵形式多样化。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练习适中,教学效果良好。
《9的乘法口诀》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第四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掌握了2—8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让学生借助《西游记》歌词,观察并推出连加的结果,填写在数轴上,总体看,教材逐步提高了抽象程度,更加突出了连加的结果,即乘法口诀中的积,为学生更好的记忆乘法口诀作好铺垫。这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该课的教学目标把握好:1、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根据9的数目特性记忆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提高推理能力。4、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乘法口诀的编制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为学生拓展了探究的空间。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一方面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在本课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在学生学习了 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晓婷老师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编写关于9的口诀,并让学生说出对每一句口诀的理解,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构建知识、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晓婷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小组合作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在帮助学生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晓婷老师让学生学习用双手记忆9的乘法口诀,生动形象,学生学得愉快、扎实。晓婷老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但课堂中还有一个小不足,在让晓婷老师让学生探究几个九就是几十少几时,放手的较晚,学生自己说了两个后,完全能发现规律了,应及时让学生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将后面的空填出来。
整体来说晓婷老师带给我们了一节非常优质的课,很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