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和反思

(2018-12-01 18:51:0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我的果汁分你一半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数学)学科“讲好学科故事”教学设计

故事主题:“白丁”的由来              教学内容:9的乘法口诀

执教教师:张晓婷 教学时间:2018.11.29   授课班级:二年七班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加深对乘法口诀的意义的理解,同时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熟记口诀。

2.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多种口诀记忆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3.体会主动探索带来的学习乐趣,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主编写9的乘法口诀,探究发现乘法口诀中蕴含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教学难点

探究发现9的乘法口诀及其规律,熟记口诀。

学科素养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引入

(一)、课前准备

师:你们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吗?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部动画片中的主题曲吧,看谁听得最仔细,能找出歌中的数字。(播放视频)

:你们发现歌词中有那些数呢?

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2:还出现了“八十一难”。

师:是啊!孙悟空用八九七十二般变化与妖魔做斗争,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说不定就与这些数有关呢。

(二)、准备铺垫

师:首先大家来看,老师在方格里写了一个9,再看老师写一个数(18),有哪个同学知道9加上多少等于18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和反思

 

 


接下来学生根据每次加9的规律,把这列数填完,汇报交流,教师再逐步完成表格填数。同学们了解到这些数都与9有关后,引出课题: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

用大家熟悉的音频引入新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方格呈现依次加9的得数,使学生对9的口诀的由来作好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师:9这个数字很特别,当我们数数的时候数到9,再数一个数是10910挨得很近,这里有一些方格,大家来数数看有几个?出示方格的ppt

 

 

 

 

 

 

 

 

 

 

教师出示10个空格呢,让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随即出示9个五角星图,追问如何能一眼看出几个五角星。

1649334_135115036668_2_副本

 

生:一共10个方格,摆的五角星比方格少1个,所以是9个。

师:你这个方法真好!(19,比101,就是9。)

教师逐步出示2排五角星图,3排五角星图引导同学说2920239303

1649334_135115036668_2_副本

 

 

师:像这样的规律,我们的同学能自己接下去发现吗?

(二)、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要求:组长分配每个组员解决两道题,由组长记录。记录完毕后,共同观察整个表格,讨论出求几个9的计算技巧。 由小组长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基础上总结:几个9就是几十减几。

【设计意图】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连续加“9”,结合五角星图,运用减法计算几个9相加的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口诀的来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发现9的倍数与整十数思维关系,还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观察比较,感悟口诀的来源,自主编写口诀

:请大家把减法算得的得数与加法算的的得数,比一比,是否一样?

追问:199,你会把它编成一句口诀吗?指名编,教师板书:一九得九

29是多少?怎么编?指名编,教师板书:二九十八

你们能继续编下去吗?学生在书上将例题中的口诀编完整,然后指名汇报,全班核对。

(四)、找规律

师:从一九得九开始出声地读一读9的乘法口诀,边读边思考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

我们试着背一遍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

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规律,并通过用规律和乘法的意义等知识让学生在头脑中不断辨析,从而丰富对9的乘法口诀的感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加法思维、减法思维和比较思想。

三、巩固练习

(一)运用游戏,及时巩固。

对口令游戏:师生先对口令;再同桌对口令。

游戏结束后问:你觉得哪句最好记?哪一句或哪几句比较难记?

七九是多少,你能教教我吗?六九不知道该怎么办?

八九也不记得呢?前后两句都不记得,怎么办?

只会算减法怎么办?

(二)练习手指操

手指还可以帮助我们记口诀,播放手指操。原来九的乘法口诀就是不一样,它藏在我们小朋友灵巧的双手上。如果不记得,就可以用手指帮助我们记忆。现在我想知道九的乘法口诀能够全部会背的同学举手。指名一名同学背。很多同学都想背,你把眼睛闭上,如果你哪一句不记得了,你可以睁开眼睛,悄悄看黑板。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口诀,这样既可以利用口诀的整体结构记忆,又使学生在模仿活动中感知9的乘法口诀记忆方法的多样,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四、学以致用、深化理解

1.你能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每个同学选一句口诀试一试。同桌间交流

2.小组pk

每组准备15个乘法口诀卡片,哪一组最快完成哪一组获胜。

3.接下来我们做一道例题,你能很快写出这道题的算式吗?

生:一条龙舟上有九个人,九条龙舟应该是九个九,所以应列式9×9=81

生:九九八十一

教师:其实不光赛龙舟里藏着9的乘法口诀。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中也能找到我们学过的口诀教师用课件播放门钉的故事,

具体如下:在古时候,大门上门钉的数量是很有讲究的。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上有9排,一排9个,一共九九八十一个。为什么用9呢,那是因为在古代,“9”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所以,皇宫的门钉,都是九九八十一个。但是唯独东华门的门钉少一排,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个时候的文武百官上朝都走东华门,这门是给文武官员准备的,所以少了一排门钉,剩八九七十二个啦。然后王府的门钉是七九六十三个;到了公侯家,就不能用9了,是七七四十九个;再到官员,连7都不能用,是五五二十五个…最后到咱们老百姓家,一个都不能有!不信?你们去看看,只要不是官府,多阔的财主家,那门修得再漂亮,门上也不能有一个门钉,所以古时候将贫民百姓角“白丁”,“白丁”的叫法就是真么来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活动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结束语

师:下课之后,同学们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可以用9的乘法口诀来解决。你要如何来解决呢?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经历过多次编制口诀的过程,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初步建立了编制口诀的数学模型,编口诀难度不大。所以,这节课我并没有采用人教版的主题图作为主线图,而是采用了苏教版的主题图作为本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苏教版中9的乘法口诀重在放在口诀得数的由来和规律上,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编制9的乘法口诀。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及规律,获得了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节课我试图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一、理清算理,掌握规律

    上课开始,我组织学生人人动手每次加9,让学生亲自加一加,在动手加的过程中感知这些得数的特点,初步了解得数之间的规律,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口诀的含义做了充分准备。同时9作为最大的一位数,有比计数单位十少一的特点,学习口诀前,把910相比,2920比,直观五角星图使学生感受到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让学生算一算、数一数、比一比,对口诀得数有充分的感知,有了前面这些铺垫,到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现实,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亲自经历口诀的由来过程,重点放在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探寻规律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二、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通过归纳,比较,转化等数学方法,明确目标探索知识的由来。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对口诀的形成和意义的了解,引导学生归纳9的乘法口诀。在“探究规律”中,渗透比较的思想方法观察9的乘法口诀 ,如相邻的两句口诀都相差9;口诀得数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两句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反并利用规律方便记忆口诀。而在“练习”中,让学生在规律的寻找中得到启发,如七九记不住时,可以用8919,或6919等,感受到转化思想的魅力。

三、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用学生们喜欢的《西游记》主题曲引入,上课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面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桌间对口令、小组pk赛,学科故事的讲解等活动的设计,既帮助学生熟悉口诀、加深记忆,同时把所学知识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变枯燥的知识为生活中有趣的知识,增长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小组pk赛设计不合理,耗时过长,不应该采用齐读的方式,而应采取单人读的方式。这样节省的时间可以用于口诀的拓展。

   2)本节课拓展过少,应加入一些生活中9的乘法口诀的应用,让学生充分感觉到9的乘法口诀就在我们身边。

   3)由于对课件的不熟,在播放学科故事录音时,忘记播放图片,使学生少了直观感受。另外,学科故事现场讲述的效果会比录音更好。

4)与学生默契度不够,板书口诀时,学生都是在我提示齐读后才读。今后我应注意培养与学生的默契度。 

5)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够完整,齐读拖长音,这是我平时训练不到位导致的,还要加强训练。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实验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