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2018-11-07 18:28:05)
分类: 教学设计——我的果汁分你一半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熟练掌握分针从12起,走到数字几是多少分。

2.通过教具钟演示及分组观察,理解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能正确地读、写几时几分。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科素养

数学的问题意识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四、生活中的数学

 

 

 

 

五、总结提升

 

 

1.  说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它是什么?

2.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3.  我们以前学习过认识整的方法,你能告诉大家这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多少?

4.  看看这幅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钟表上现在是什么时间呢?你会读吗?

5.  这个钟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有什么不同吗?

 

1.  钟面结构的回顾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我们熟悉的钟面,上面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大格,仔细看看还有什么?

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数一数吧!

2.  认识1分、几分

A.  同学们我们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那么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请你来猜一猜!

B.  感受一分钟

 

 

 

C.  分针走两小格是多长时间?三小格是多长时间?

小结:分钟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钟。

D.(教师出示钟表教具)分钟从刻度12走到刻度1,走了一大格是几分钟?为什么?走两大格呢?

如果不用教具,分针继续走,你还能接着往下数吗?(出示课件)

学生数到刻度6,追问:你是怎么数的这么快的?

预设:5个5个数

利用5的乘法口诀……

小结:分钟从12又转回到12,整整走了一圈是60分钟!

E.游戏“我拨你说”

现在老师不给你外圈的数字提示了,你还能说出来吗?

 

 

 

 

 

3.  认识“1时=60分”

A.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才能完成!

(展示课件,从12时转到1时)

B.刚刚你发现了什么?

(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分针转了一大圈是60分钟,时针转了一大格是1小时)

C.在1时和60分之间填一个数学符号,你会填什么?

 

4.  读写钟面时刻

A.  老师拨钟面从4时分别到4时5分、4时30分(4时半)、4时45分。

 

 

 

B.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C.拨到4:45时,让学生自由辩论,他说的你同意吗?为什么不是5时45分?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时针在4和5中间→你再仔细看看时针走过了4,还不到5。)

D.想象一下,如果是5时45分,时针和分针在什么位置?

这次你来说,老师来拨钟表,当你说停的时候我就停!注意看时针走过了5,还不到6。分针从12起走到数字几?

小结:我们来看看,这个钟面上,时针走过了4,还不到5,是4:45,这个钟面上,时针走过了5,还不到6,是5:45。

E.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帮助你认识时间的?

(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也可以看大格,分针走了一大格就是5分,走几

大格就是几个5分。)

5.  学科故事——“一刻”的由来

同学们你们看,这个钟面还差多长时间到5时?(15分钟)老师告诉大家15分钟也叫做“一刻”。以前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壳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铜壶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尽。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直至清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智慧大闯关

1.  写出下列钟面的时刻

2.  完成“文文”的作息时间表(注意在时间前加上早上、上午、下午、晚上这样的词,使时间的表述更准确。)

 

时间不仅在钟表上,在作息表中,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出示天安门升旗、火车票、公交站牌、课程表上的时间)

 

1.孩子们,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长大,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能和我们来分享一下吗?

2.最后老师有一句话送给大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请珍惜每一分钟,做时间的小主人!)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能成

时间的小主人!

 

猜谜语

 

 

 

 

 

认读钟表上的时间

 

尝试读8时5分的时间

 

 

 

 

 

 

观察并回答还有“小格”

 

 

 

请同学到前边带领大家一起数

 

指名回答

 

 

 

拿出钟表学具拨一拨一分钟,并给同桌看一看。

 

 

 

 

 

 

 

 

 

 

 

继续利用乘法口诀一起数到12

 

 

 

 

A.  老师拨,学生说分针走过的时间。

B.同桌一人拨、另一人说,互换角色体验。

 

分组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转动规律,并用小手指画出它们的运动轨迹。左手画时针,右手画分钟。共进行三次活动,分别单手体验后,两只手一起体验。

 

 

学生先自己尝试在纸上写一写4时5分,之后用两种时间表示方式写4时30分(4:30)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之后全班汇报。

 

 

 

 

 

 

同学说,老师拨钟表

 

 

 

 

 

 

 

 

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完成练习,并说一说理由。

指名说答案,并全员反馈。

 

 

 

 

 

 

 

 

总结:

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会读会写时间、知道了时和分的关系(1时=60分)

 

齐读

通过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顾旧知认识“整时”的方法

 

 

 

 

新旧知识联结,突出重点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通过猜一猜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加深记忆。

 

 

 

 

 

 

 

从拨动实物教具让学生观察分针转动到脱离实物直接来数,放缓坡度,突破重点。

 

 

 

 

 

 

 

 

通过游戏激发兴趣;使学生在互相拨一拨、说一说中感受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通过认真观察和用小手笔划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手脑并用,三次分层次的活动,放缓坡度,以突破时与分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

 

 

学生先自己尝试写,唤醒已有知识经验,调动积极性,并及时纠正易错点,加深印象。分钟数不满10的时候前面用0来占位。

 

 

 

4:45和5:45两个钟面分别停留在板书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时针过了某一刻度,就是几时多。通过对比观察突破教学难点。

 

 

 

 

 

 

 

 

 

 

 

渗透数学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渗透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的意识,要做时间的小主人。

 

鼓励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提升,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