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教学实录
(2012-02-24 20:03: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我的果汁分你一半 |
《什么是周长》教学实录
一、
师:秋天到了,秋姑娘带着礼物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展示纷飞的落叶)
师:对了,片片落叶像蝴蝶展开了翅膀,纷飞在我们的身旁,这就是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而且已经轻轻地飘落在你们的桌子上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就赶快选择一片你最喜欢的叶子举起来吧!
(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落叶高兴的举起来)
(点评: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秋姑娘送礼物的情境引入,充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师:秋姑娘还托这件礼物给大家捎来一封信,想知道这信的内容吗?
生:想知道。
师:秋姑娘知道大家都很聪明,想让大家自己动手找到这封信的内容,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师:那就请你把手中这片叶子的轮廓用彩笔描在白纸上。注意,在描的时候,可以同桌两个人合作,笔画不要重复。好,开始吧!
(学生动手描叶子的轮廓)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描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1:我用手按住叶子的中间,然后用水彩笔从叶柄开始描,正好沿着叶子描了一周,就描好了。
生2:我是从叶子的顶端尖尖的部分开始描的,也是正好描了一圈。
生3:我先描了叶子的左边,又描了叶子的右边,也正好是叶子的一周。
师小结:其实,不论大家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都描出了叶子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叶子的周长。这就是秋姑娘来信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研究“什么是周长”。
(点评:通过画叶子的一周,巧妙地、不留痕迹地引出了“周长”,为顺利传授新知识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师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揭示周长概念
师:小蚂蚁也收到了秋姑娘的礼物,看,它在做什么?(课件播放小蚂蚁绕叶子一周的动画)接着它又完整的描出了这个蜻蜓图形的一周。
(课件播放动画)
师: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实践活动:摸一摸
师:我们已经接到了秋姑娘的这封来信,就让我们快点打开看看吧!
生:好!
(课件播放秋姑娘的来信)
师:按照秋姑娘的要求,老师先来摸一摸。(师边摸边说)你能像我这样,找到一个物体,选一个这样平平的面,然后细心的摸出它的边线吗?
学生到前面汇报。
生1:我选择了我的文具盒上面平平的面,摸出了这个面的边线。
生2:我选择的是我的橡皮的一个面,这是这个面的边线。
生3:我选择的是我的数学书的封面,这就是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生4:我选择了我课桌的面,这是课桌面的边线。
师:刚才我们摸出的这些面的边线,它的长度,就是这个面的周长。
(点评:摸一摸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感知“周长”概念的机会,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活动:量一量
师:让我们继续来看秋姑娘的来信。
(课件播放动画:天气慢慢变凉了,秋风公司要为同学们定制又漂亮有暖和的秋装,快把你们的尺码告诉我们吧。)
师:现在就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工具,想想办法,同桌合作,测量填表吧!
师:生活中,我们买帽子要知道头围,那么买衣服的时候,除了知道身高,还要知道些什么呢?那就合作再量一量吧。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量头围,胸围和腰围)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点评: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由学生自主选择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并交流各自的测量结果和体会,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理解本课的难点——周长的概念。体会周长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拓展应用
师:我也收到了秋姑娘的礼物,看看是什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长方形)。老师把份礼物和大家一起分享,就在你们的桌子上。(左边的同学桌子上是大长方形,右边同学桌子上是小长方形)。既然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了,咱们就来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进行一次比赛,请你把边描直,描完就立刻起立,看谁描的又快又好!
(开始比赛,结果:右边的同学描的快)
思考:都是长方形,为什么这些同学描的这么快呢?想知道原因吗?(打开)
生1:(恍然大悟)哦,原来老师给他们组的长方形小,描起来当然快了。
生2:就是,这场比赛不公平。
生3:如果我们也描小的长方形,一定是我们快。
生4:小长方形的周长短,描起来很容易,用的时间也比较短,而大的长方形周长长,所以描的时候用的时间也长。
师:其他同学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看,这还有两个平面图形,哪个的周长长呢?(课件出示凹、凸图)猜一猜。其实,这就是数学书上45页的第3题。大家可以量,可以观察,还可以动手操作,来亲自验证一下。为了方便同学们地操作,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粘板,这上面的小棒都是可以挪动的。好,开始吧!
(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凹形周长长)
(点评:分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不仅使新知识得到了及时地巩固;而且学生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下完成相应的练习,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仅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是学生拓展的思维,发展思维的过程。)
课件演示。
师:周长就在我们的身边,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身边的物品,确定它的周长,并想个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呢?
(学生活动,汇报。)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到了秋姑娘的来信,读了这封信,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现在,把你们的感受和收获用一句话写下来,作为给秋姑娘的回信好吗?那么在信中,你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信)
(点评:注重情境创设的首尾呼应,使学生主动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师:是啊,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像春天的幼苗,希望大家能够吸收更多的知识,快乐的成长,在每个金色的秋天里,都能有更大的收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