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解决问题的策略》 |
分类: 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年级 |
四(2) |
教学内容 |
|
评析 教师 |
|
||||||||||||||||||||||||||||||||||||
科目 |
数学 |
设计教师 |
史跃华 |
时间 |
2012.12 |
||||||||||||||||||||||||||||||||||||
教 |
评析内容 |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中体会策略的价值。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2、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列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谈话: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把自己的文具整理一下,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2、揭示课题 大家刚才所说整理的过程,想一些办法把文具,在方法上动脑筋,也就是选择合适的策略。(板书策略)。在生活中解决问题需要策略,数学中解决问题也需要策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研究数学中的一些基本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出示;《课程表》问;同学们这里有两张课程表。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第二张有什么特点?(用表格整理信息看起来比较简单,明了) 二、联系生活,探究策略。 1、列表整理信息谈话:小华、小明、小军三位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的“我爱家乡、读书快乐”读书系列活动,为了及时记下读书心得,三位同学利用假期到文具商店购买笔记本。 出示例题情境图:仔细观察,图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谁愿意说一说? 出示第一个问题: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 谈话: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同桌讨论后,说一说。 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新的方法:列表整理信息。 板书:列表整理信息 出示表格:
谈话: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哪一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呢?“5本”填在哪一格?“多少元”填在哪里?为什么先要把小明的情况填进去?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下列表格。
提问:谁愿意说一说18元为什么不填在下面?为什么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对应)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 揭示: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分析数量关系。谈话:列表之后,我们再怎样做? 板书: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从条件入手),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什么?(单价)。 板书:从条件入手 学生先自主探究策略,再在小组里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整理和讨论,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8÷3=6(元)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谈话:同学们,刚才他是根据表格从条件入手。如果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呢?大家来观察表格第二行,想一想要求5本用去多少元,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板书:从问题入手 3、小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哪两种不同的思路?谁愿意说一说。 (1)从条件入手: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2)从问题入手:根据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4、引导:你会不会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呢? 先独立完成,再在班内交流。 三、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小华买5本笔记本用去多少元都会求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挑战? 提问:小军用42元钱买笔记本,他买了多少本?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让学生先从条件和问题入手想一想,再填表,最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板书:18÷3=6(元) 谈话: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信息,你体会到了什么? 揭示: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 2、比较体会:在列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谈话: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和表格,你会把两次的表格合并起来吗?(先投影,再投影。)
谈话:我们还可以把这张表格再简化。表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对应)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让学生在书上填出括号里的数。
3、引导观察:从左往右你发现了什么?本数与钱数相对应,每本价钱(单价)不变,要求5本多少元和42元可以买几本,都要先算什么?还可以怎样观察?从上往下,又发现了什么?本数增加,要付的钱数也要增加,如果买10本,要付的钱跟42元比会怎样…… 四、巩固深化,提升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在书上填表,再解答。 (2)展示两个学生填写的表格及算式。 168÷6=28(毫米) (3)提问:列表整理信息时要注意什么?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你感觉这一题和前面的题相比难度怎样?(不易一下子看出如何列式) 我们先选择有关条件和问题填表,再看看对解决问题会不会有帮助。 (2)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在课本上列表整理,再找一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表,然后展示,校对。
(3)谈话:接下去你打算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你会解答吗? (4)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5)提问:列表整理后你感觉对解决问题有怎样的帮助?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3、简要地比较这两道题目在运用策略上的相同点(列表整理信息)以及解法上的不同点?第一题,因为要先求出一本字典的高度,所以要用除法;第二题要求出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所以它要先算乘法。 4、投篮比赛。 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30次,投中21次,得分42分。奥尼尔在三场比赛中投篮40次,投中30次,得分60分。解决下面问题: (1)假设姚明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变,下面五场比赛中姚明能得多少分? (2)姚明平均每场比奥尼尔多得多少分? 五、总结回顾,拓展策略。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呢?首先在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有关信息;其次,我们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以弄清应该先求什么,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你有哪些收获呢?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列表的方法和一些具体的策略。我相信同学们只要肯动脑筋、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大家一定会想出更多更奇妙的策略! 六、布置作业。 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第67页“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信息)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答;小华买5本用去30元。 |
|
注:评析字数一般不得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