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竖式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的乘法主要是整数的乘法,所以教师执教的时候,都会要求孩子在计算的时候注意数位对齐。具体要求就是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特别是积的个位和十位怎么和乘数对齐。但是作为教学高年级的老师,我们在计算小数乘法的时候,要求的是末位对齐,而不是相同数位对齐。在计算整十数或者整百数的计算的时候0作为个位也是放在个位以后的,没有做到数位对齐。那么作为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老师怎样解决这样的一个矛盾呢?我建议大家看看这个老师的做法,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示: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基础是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基础的,可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同”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使学生从整数乘法列竖式计算过渡到小数乘法的列竖式,理解好计算的算理显得非常重要。
1、要帮助学生复习“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出几组口算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2)一个乘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或缩小它们倍数的乘积倍。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口头计算出2.4×4,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然后再计算出1.5×0.3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2.4×14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能算出正确的结果,但有的学生在列竖式时,把14与2.4的整数部分对齐了,多数学生写对了,可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2.4扩大10倍,计算的是24乘14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倍。也就是在积的末位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后来学生在计算象12.7×23、5.2×0.64等题时,都能正确列出竖式进行计算了。
通过以上这个教师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小数乘法的末尾对齐,启示虽然形式上不是数位对齐,但是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已经把他当做整数进行乘了,其实他还是做到了数位对齐。
另外关于末尾有0的整数的乘法,我们的处理其实是为了方便计算,进行的巧算,但是作为乘法的计算规则,数位对齐还是适用的,只是可能不是最简单的算法。
----房伟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