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24随拍宜宾李庄川滇之行杂谈 |
分类: 神州大地 |
成都2024年的冬天真冷!
选择路线时自己说想去宜宾看看,还想走走李庄,于是去云南路线确定为:成都-宜宾-李庄,然后再从宜宾经昭通入滇。
说起宜宾话就长了,我奶奶我爸的老家,也就是俺们的老家,就在宜宾。听老爸说,我爷爷早年因病去世时,叔叔尚未出世。奶奶身怀六甲,却硬是独自张罗了爷爷的身后事,随后L大家庭就开始分家。大家族欺负人,奶奶带着俩儿子,孤儿寡母只分得一摞当票。老爸记得那会儿日子不好过,奶奶带着他和叔叔在街上走,不时就有人迎上来问道:
啥时还债?
孩子要养大,债也要还,倔强的奶奶就去学堂教书。奶奶当年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学堂(京女师学堂),主修音乐美术,教书就教音乐美术咯。靠着教书,奶奶自己养大俩儿子,赎回了L家在宜宾吴家坎的老房子,也赎回了祖上的土地(当然现在看,如此赎回土地乃是一败着)。
老爸说,奶奶一直就要他和叔叔好好读书。常常是他们的学校在哪里,奶奶就在学校附近租房,把家搬到那里。现在看,奶奶真不愧是读过书的女子,百年前就知道进行学区房选择!
老爸在宜宾读中学时,叔叔在李庄读小学。奶奶带着叔叔在李庄老亲戚张家大院附近租房住,这样爸爸在周末或节假日就回李庄家里。听老爸堂妹胖十孃讲,她们当时也在读中学,时不时也会结伴到李庄奶奶家里过周末或假期。奶奶总是招呼家人摆上L家的拿手大菜和各种可口吃食,一群十几岁的中学生,好吃也能吃啊,饱餐之后再到李庄老亲张家大院玩耍,可好玩了...
--多余的话...现在看奶奶当年教书赎回祖传土地乃为一败着。就是因为那啥前三年有了土地,奶奶成了DZ。之后十多年,因为自家成份高,奶奶平时少言语,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她的以往,也从不提宜宾,爸爸妈妈对我们也尽量忌讳提及宜宾。
我们第一次去宜宾是上世纪的67年冬,那会儿温格,妈妈带着还是孩子的我们经宜宾转乘船去屏山。那时奶奶已经从成都被遣返回了宜宾,因宜宾吴家坎老屋宅院早就交给ZF,奶奶一人租住在老家院里的一间小偏偏。妈妈要去看奶奶可我们愣是不去,后听妈妈说,奶奶得知我们也在宜宾,不说话只流泪...唉,当年的我们真不懂事。
这之后,五十多年过去,再也没有去过宜宾,也没有去过吴家坎老屋宅院。至于李庄,也是这些年才知道它曾经的故事。
这次先去李庄看看,然后宜宾一宿顺便看一下吴家坎老屋。听宜宾的老亲戚说吴家坎前些年就被拆除了。没关系,我们就去那地儿看看,没有了老屋宅院,那就看看奶奶爸爸曾经住家的位置。
第一次到李庄,天没有下雨,可雾气蒙蒙。
漫步李庄的石板小街,走过街边的旧时宅院,不知当年老爸他们住在哪家。举着相机,拍几张...
当年同济大学工学院所在地
李庄白肉有名。午饭点了李庄白肉,上来一看,哇,肉片足够大足够薄,刀功了得。入口一尝,肉味真香...难怪老爸口味挑剔做菜一流,自幼便有如此佳肴环境,做不好菜都说不过去啊!
晚上入住宜宾中山街附近一家连锁酒店,8点多了,查看地图后便和妹妹一块儿走路去寻吴家坎。叙府的亲戚发来吴家坎的大致位置,对比着地图走到岷江酒店一看,满眼都是豪华高楼。
问了大楼底层商家,知道吴家坎么?答曰,我们是商户,只知道这是洞子口,不知吴家坎。
想起三伯伯曾说过,吴家坎是一面坡,老屋宅院是沿坡修建的三进宅院。观察了岷江酒店位置,果真酒店外有一坡道缓缓朝上。沿坡道走进酒店背后的小街,朝右拐,左手边是宜宾八中。自己分析,那坡道应是原吴家坎所在位置。
街边小面摊坐下,点一碗宜宾燃面权当晚饭。吃面时妹问同桌一位小妹妹,是当地人么?
答曰,是的。
知道这里附近的吴家坎么?
不知道,但我可以帮问问。
于是这位热心小老乡打电话问了她家外婆...确定了吴家坎老屋位置就在酒店那里。
妹用手机随手拍下一张照片...
现今的吴家坎(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