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那些事儿_复课中的学农(2a)
(2022-08-11 18:21:14)
标签:
往事杂谈 |
分类: 往事不如烟 |
第二次学农也是在农村,这次好像有点远了,是成都附近的龙泉驿山泉公社(原本记不清具体地点,正好这几天和C同学聊天,她记得是龙泉驿)。这次是三同,就是与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次去学农,同学们是坐着工宣队师傅从他们单位派的大卡车去的。绿色的解放牌大卡车,敞篷的,每人提着行李(换洗衣物和脸盆),翻上车,靠着边的扶着车厢边栏站着,中间的人直接坐在车板上。那阵子,有车坐就不错,管那么多敞篷不敞篷。毕竟还是少年啊,一上车大家那个高兴那个兴奋,一路歌声不断。大概一个多两个小时就到了山泉公社。印象中那里有一个大的坝坝,大概是个公社领导吧,讲了话,随队的工宣队领导也讲了话,中午就在那里吃的午饭。那会儿学校学军队,按连队班排论。每个年级人少就两个三个连,人多有四个连;
每个连三个排(一个排相当于原来的一个班级)。我们两个年级大概有四,五个连的同学都分在这个公社不同大队,一个排20-30个同学基本上都分派到同一个生产队的各户人家,这样原来分管连队和排队工宣队师傅也都随着一块儿下到对应的生产队,便于管理。
我们班的生产队离公社大概要走30多40分钟的山路和田埂路。我的三同户是一对年轻夫妇,女主挺个大肚,男主看着很年轻学生模样也姓李。平时男主和女主一块儿做饭做活儿等,晚上女主和我在家住,男主去隔壁院坝与他父亲和兄弟一块儿,早晨再过来做事或吃早饭。
听男主说了一下,学生下来三同,人数多,所以每户人家都要安排,于是他们家就采用这样的形式,这样他父亲家就不再分配学生了。与女主一块儿住在大床倒没有什么,我唯一的担心是怕睡觉太沉,脚乱蹬碰到女主的大肚子咋办...。吃饭也是在李家,一般男主做饭。男主好像比较忙,如果他要外出,那就是女主做。女主大肚子行动比较不方便,做饭就简单。她有时会征求我的意见,咱们这样如何如何?
于我而言,学农可不能挑三拣四,有饭吃就可以了,咸菜啥都行。
这一次因住在家晚上睡觉前可以洗热水脚,感觉比较好。再就是村落比较集中,晚饭后有时间可以去找找住户附近的同学,一块儿出来在田坝边走走看看。我呢就常常跑出来找C同学,C同学派到的那户人是一大户,男孩子多,只有一小妹芳芳。芳芳年纪比我们小几岁,C同学就和芳芳住一间屋。于是村里的八卦新旧传说几乎都是从芳芳妹子那里听说...。比如我的分派户,女主很能干是队上的会计,男主比女主小好几岁,按现在说法,典型的姐弟恋。我想也是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两人的年龄差距。
晚饭后出来闲逛也会看见班上男同学和村里的年轻人一块儿聊天,聊什么不知道。估计多是讲小说和故事,聊三国,水浒...我还是有点奇怪,这些不都是封资修么?有次听随队工宣队师傅说班上有男同学要给村里的年轻人讲革命故事,记不清要讲啥故事,也记不得讲没讲。还有一次走过一院子听一群村里年轻人高声谈论这次下队学生的姓名,有一人大声的地念叨一个一个学生姓名,念一个名字,说一下啥,嘻嘻笑笑一下然后又说下一个。估计他们觉得有点奇怪,这群学生的姓名有点和他们周边人们平常的名字不太一样,尤其是学校教师家庭子女的名字。的确50年代出生的人的姓名已经有了当时的年代感,比如援朝、宪法、亚非会议,我班同学姓名都有字形或字音上的体现。特别的有的名字听起来和某小说某人物的名字相仿,就更让这些年轻人感到好奇。比如有位同学姓名和水浒中某位人物读音几乎一样,听这同学说,一次走过那些围堆堆的人们,听到人堆中有人故意大声地读一段水浒中有关那人物的描述。
现在倒过头看,这或许也是当时农村贫瘠文化生活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