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

标签:
杂谈 |
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理解基本规范,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采用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要求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上对风险进行分析以确定风险成因和风险发生可能性的过程。风险分析围绕风险发生的原因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性两上方面进行。对识别出来的风险,从原因和可能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就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
风险分析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应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进行。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定性方法包括:访谈、集体讨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标杆分析等。我国有些中央企业在实践中已采用过去风险事件总结和分析、同业企业风险事件总结和分析、部门初始风险评估表、企业初始风险汇总表等具有自主创新,有很强的实用性。比较常用的风险分析定量方法包括:概率技术(风险模型、损失事项评估和事后检验)、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等。风险评估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应该相结合。当然,有些风险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分析,有些则用定量的方法来评估。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企业风险分析方法运用选择应该考虑不同企业的主体特征,要反映对精确度的需要和该业务单位的文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许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际上难以量化,它们至多只能定性地被描述为“大的”、“
中的”、或“小的”风险;而成因则可从设备、人员(包括数量、素质)、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风险从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