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c2c0f0af15c07f96b086408018618a61.jpeg
且说这日,我与某局长同乘一车,我见领导手中拿了一本画集就问:“你出门总忘不了带本书,你是真的想路上看,还是装有学问?”
局长的回答更牛:“我的学问还用装吗?我的研究的都是高深的学问”
哦,那我有时间领教一下行吗?
局长:行,今天就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中央书城的老板给我打电话了,说新来了好多好书,打折的。
我:“什么好书?”
局长:“好多,你可能都看不懂。”
我:你说说,看是什么书?
局长:“多了,我也记不住那么多名,有个叫陈演洛的作品集,据说不错。
我:“什么名?”
局长“陈演洛!”
我:“那个陈演洛呀?”
局长:“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听说他挺有学问的。”
哦:“我没听说过呀”
局长:“你看,我就说你没知识吧,你看得书就是少!”
我:“哦,那你说他是那方面的专家呀?”
局长:“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知道他有名”
我:“对了,我想起来,他是不是研究国学的呀,是咱们语言大家
局长:“是呀,对,听说挺厉害,”
我:“哦,那我想,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叫陈寅恪呀,是中国有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
局长:“不是吧,不是叫什么"确",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叫陈演洛!我看过他的名字,中间那个字就是唐演的演。”
我:“领导,我本来想依着您了,可您实在错的太多了,一个人名,仨字你说错了两,就您这学问,一般人也理解不上去呀。
局长:哈哈哈!我读的真不对呀,我记得中间那个字是唐演的演呀?
我:“那叫唐寅、不是画家唐伯虎吗?,他叫唐寅,不叫唐演!”
局长:“哦,可我这些年一真读‘演’了着。”
我:“我看你是睡觉掩着了吧?”
这时,同事递过一瓶水,局长接过首先递给我。
我说:“这就对了,两字之师也是师呀,尊重老师态度可嘉。不过你也别以为你姿态多高,也就是你,我们交情不错,换别人我不都不告诉他,当官的那有愿意总被人挑毛病的,像你这样虽然不太谦虚,却能愿意好好学习,口无遮拦敢发言,不怕读错别字的精神就值得表扬。现在我们机关里像您这样的领导可不多了。”
局长:“我真是听他们书店人说的叫陈演洛,不是我说的。”
我:“别说人家书店了,人家是卖书的,你是读书的,你的错误和他们的错误,性质能一样吗?老实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还能多告诉你些知识。
陈寅恪(“寅”字念“yín”;“恪”字念“què”,方言读音,学界尊重本人意愿,都称为其“què”。)陈寅恪的学问不是你我需要关注的,你买了他的书也看不懂,不如省点钱买宣纸画画了。
局长:你也看不懂吗?
我:“我还是能看懂的。”
局长:“你也是吹吧”
我:“我和你不一样,我起码能看懂作者的名字,哈哈!”
记得我以前在报社工作时,有一位领导把造诣说成是造旨,我们单位的一位领导同志还把朗诵说成是狼勇(难到他是说狼在游泳吗?),有人提出后他们非但不感谢,还怪人挑毛病。这类人,就是缺少L局长的勇气。
大概中国人都读错过中国字,这并不奇怪,也不应笑话人家,不过,象L局长这样刚刚自夸有学问之后,就犯下如此浅层错误,倒是很具幽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