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高歌——国家天文台密云站游记 (卢山)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聚会 |
向 天 高 歌
——国家天文台密云站游记
2012年8月26日-27日
http://s16/middle/9d36a1ebtc87c40bf850f&690(卢山)" TITLE="向天高歌——国家天文台密云站游记
http://s12/middle/9d36a1ebtc87c3fb232cb&690(卢山)" TITLE="向天高歌——国家天文台密云站游记
李海提供照片,因此照片上没有李海
春节时,局座(刘晓群)有一项关怀,他说“春暖花开,等你做完化疗,接你到一个非常清静的地方好好休养几天……”。
现实总是不能如愿,期望常被意外打断,春节一过,化疗次数就加了一半,要等春天过完了再去苦熬盛夏,现如今半年过去快要入秋了,上周,终于……正式熬打出关,结束了一年的化疗。
病号摇摇晃晃回到家,竟然发现……今后不化疗,无事可做,日子好像更不好过?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前前后后,迷迷茫茫,一时间愁云积聚,泪涌心头……
恰在此时,局座的邀请恰到好处地来了……它咋就那么恰到好处呢?
局座:刘晓群,原二团六连战友,后为团直测绘队员,和冯涛一样,是许多五连朋友的老朋友。
第二天,冯部开车拉着我们一行人,出城沿高速向北,绕到了密云水库的背后。
国家天文台密云站
车行两小时后,停在一道铁栅栏门前,这个地方就是局座安排的……非常清静的休养之地——国家天文台密云站。
http://s7/middle/9d36a1ebtc860b757c7e6&690(卢山)" TITLE="向天高歌——国家天文台密云站游记
大天线
车进院落,第一眼就看到一个庞然大物,令人肃然起敬——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它可以叫作“大天线”。
这东西实在令人猜不透,它是怎样……窥视太空的?人的目光再远,比如望断南飞雁,望穿秋水,可面对太空,那也只能是……望尘莫及,除非这个天文望远镜?
大家争相与大天线合影留念,夕阳影斜,恰好落在大天线的锅沿之下,也来亮相。
徐晓虹指着大天线说,你看它,像不像……在“对天说话”?徐哓虹精力旺盛,乐观豁达,与病号形成……鲜明对比。但这一次病号却十分欣赏“对天说话”,他对着徐晓虹唠叨了一句,“这‘话’说的够水平!爱听。”(跟《听雨》似的,嘻嘻。)
晚宴
晚宴安排在院子深处生活区二层小楼的天台上,天黑之后开饭,星星和月亮对着一桌子客人,比“对影成三人”要实在得多。那天的月儿,高高在上,似偷偷向下张望,又怕被发现,披着薄纱般的迷雾,怕我们恐怕不会,但肯定怕那个……大天线!
席上的菜,尽是密云站自给自足的环保纯天然绿色无公害蔬菜,加上用密云水库的鱼煮的豆腐鱼汤,还有一盆专门为病号熬的小鸡鸡汤(小鸡只有四两太可怜了),……,可谓是一桌“清纯之宴”。
“清纯之宴”,“清纯”的不只是菜,还有吃菜的客人们。
席间,局座特别向大家报告了他前几天刚回二团、特别是“回五连”的特殊经历,这让所有的五连战友们深深感动。
“我问二团团长、也就是现在的巴彦套海农场的场长,”局座一边品酒一边报告:“我说‘六连还有没有残墙断壁?’‘连那个……也没了。’‘六连没了,那……还有五连吧?’‘啊哈,五连?……五连还有五连还有,并且不远,咱们现在就去看看?’‘……’”
局座对五连还真是有所了解。“五连的老房子都还在,40多年了看着一点儿变化也没有,这很让人向往但更令人伤感。渠边的大树,那么大那么大的……早已不是我们当年种下的树了,老树砍了,老树根子里发出了新芽,新芽出了土,也长得高高大大,和当年的老树一模一样啊。”
“那个老兵,老张……,对了叫张清河,他儿子在那里,正在干活呢。我对他说,代表五连北京的弟兄们向他表示慰问……,告诉他秋天的时候,可能北京还会来人看他……。”
席间,话题围绕着昔日的岁月和友谊转来转去,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风平浪细。冯部向局座介绍上一次五连参加“知青驿站”的活动,局座亦有所感悟,感觉没了老连队就好像……断了地气。徐晓虹回顾他上一次来密云站聚会的情况。局座强调,此次聚会一是为病号休养,二是欢迎徐晓虹再次进京省亲。……
卡拉OK
饭饱酒足,大家进到歌厅里卡拉OK,用歌声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
五连博客好像开到了密云站,最先唱响的是几支博文背景音乐的歌曲,博主冯部主唱。
《陪你一起看草原》,《望月》,《爱在天地间》,《梦里水乡》,《拉着你的手》,《鸿雁》,《为了谁》,《夕阳红》……
徐晓虹夫人是个快乐嘉宾,舞姿与歌声齐飞,秋水共晓虹一色。
晓虹在唱《传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不知道……歌声中的那个“你”,他准备拿谁开唱(涮)?
杜实京的歌声好像仍然在持续着四十年前二团的……人生之歌。高山诗意焕发,唱什么都是深情无限。迟姐喝高了一点点儿,歌声里略带酒味。……。
病号无语,听着歌儿,痴痴地想着一天经历,就像在看电影风光片,眼前的“镜头”摇摇晃晃,最后的焦点落在了那座大天线上……
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线,指向上天太空广袤的宇宙,发射出……洞悉时空的目光。在卡拉OK的歌声里,大天线更像一只巨型的广播喇叭,把真情激荡的歌声,发射出去,指向夜空,穿透苍穹……
病号想起了徐晓虹的“对天说话”。他就是话多,话里话外,有快乐,也有歌声,音调一般总是高高的,并且方向明确,犹似——向天高歌!
夜深沉
子夜时分,病号单独先回卧室,一时还没消化歌厅里的热闹,躺在黑暗里想着……这篇游记该怎么写。
想到了徐晓虹,他就是快乐……,对于一个情绪低弥的病号来说,他就是最好的药品,活血通络,开胃……开心。
想到局座,刘晓群,他让二团或五连的知青战友们感到高兴、振奋,自信,自豪!
更联想到那个大天线,国家天文台密云站,嫦娥工程,国家真的很强大很强大,……。
渐入梦乡。那一夜远离都市的喧嚣、尘埃、光怪陆离,病号睡得安安静静,沉沉稳稳,万事无忧,万难不惊……
http://s7/middle/9d36a1ebtc860b79b95c6&690(卢山)" TITLE="向天高歌——国家天文台密云站游记
注1 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系统,可测量天体射电强度、频谱及偏振等参量。系统包括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机,信息记录﹑处理和显示子系统等。
注2 国家天文台密云站:位于北京密云水库以北。密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重要观测基地之一,位于密云水库北岸。50米天线是目前国内口径最大天线,线高56米,总重680吨,由结构、馈源和伺服控制三部分组成。密云50米天线已成为我国深空探测和射电天文的重要设备,在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工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密云站院外还有28面直径为9米的抛物面天线组成的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主要用于米波巡天,射电变源,超新星遗迹等研究。
http://s3/middle/9d36a1ebtc860b701f0a2&690(卢山)" TITLE="向天高歌——国家天文台密云站游记
注3 嫦娥工程:中国的第一个探月工程,该工程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首先是发射绕月卫星,继而是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实现月面软着陆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点,并采回样本到地球。整个计划将历时20年。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第一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2010年10月01日18时59分,成功发射第二个探月卫星嫦娥二号。
·2013年下半年(预计),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建立位于月球背面的太空天文站。
·嫦娥四号,嫦娥三号备份星。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承担采样返回任务。
注4 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为主承担,负责科学探测计划制定,有效载荷的在轨运行管理,探测数据的接收、处理、解译和管理,并开展科学数据的研究与应用。
注5 刘晓群,嫦娥工程的参与者: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总体部主任、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