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标修订版给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2014-08-13 22:29:49)

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课标修订后的变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 2012)(以下简称《课标2011》)更加明确地区分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修订后的课标强调语言的工具性,是对语言本质的回归。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之一。重视“培养基本语言素养”,就是要求学习者不仅要能理解他人的语言,还要能用恰当的词汇和正确的结构来表意,从高层次的角度看,还需要让语言具有美感,从而更好地表达思想。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听懂、能读懂,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自主表达。具体而言,在设计对话教学的时候,不能将Let's Talk部分处理成“以读代说”、“以背代说”的教学活动,而需要多考虑如何逐渐让学生脱离教材范本的支撑,表达自己的思想。

      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之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意味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认知和探究,又意味着能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输出。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设计更多的探索性、思维性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的认知。

      以单词eraser的发音教学为例,笔者观察到如下几种处理方式:

      1. 很多教师觉得这个词太难,就让学生反复整体跟读。教法比较传统的教师甚至会让学生按字母跟读:E-R-A-S-E-R, eraser。

      2. 强化字母和发音关系的教师会让学生跟读:E-E-E→[i][i][i]→A-A-A→[rei][rei][rei]。这种方法表面是在向学生揭示音形规律,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依然只是机械跟读。

      3. 关注语音意识的教师会将单词分割成e-ra-ser,让学生按音节跟读,但是学生缺少主动观察和思考的机会。

      4.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会将单词分割成e-ra-ser,手指逐个指音节,先让学生猜测着读。尽管拼读不一定正确,但是能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也可以拼出来。这个猜测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索发音规律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在词汇发音教学中,教师只要帮助学生正确地拆分好音节,学生就可以尝试自己读出单词,并隐性地形成正确的词汇发音策略。

       设计词汇教学时不能仅仅将教学意图定为“引导学生进行音形结合的拼读”,尤其是教学新手,还需要对细节进行设计和思考,使得教学过程符合词汇音形认知规律。

       再以阅读教学为例,很多教师仍然趋向于使用由下而上(Bottom-up)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大量的听说交流、关键句型铺垫、文本解析(逐句问答、解释含义、翻译)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篇章,然后跟读数遍,最后完成相应的练习。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总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其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探索,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指导阅读方法,或者指点阅读方向,而不是直接告知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