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指导报》2017年10月:中国小说专题阅读

(2017-12-31 11:03:07)
分类: 2017年的文章

                          

                             中国小说专题阅读

                            

原文放送

    好东西在哪里

   黄建国

胡军胜在外头打了两年工,然后回来了。他对人说:“城里好是好,但好东西全是别人的。好吃的好喝的是别人的,女人是别人的,轿车是别人的,连拉屎尿尿的地方都是别人的。好有什么用?不如回到村子里,我是我自己的。”话虽这么说,可过了几天之后,胡军胜觉得梅庄其实很没有意思。

梅庄跟其他村庄一样,早上天一亮,家家打开头门,用扫帚在门前划拉几下,接着,你出来我进去,一整天忙忙碌碌的不知干些啥名堂;太阳一落山,暮色四合,家家门户紧闭,街上一片漆黑又悄无声息,好像整个村庄钻到地底下去了,好像地球上没有这个村庄了。所以,胡军胜觉得梅庄真的很没有意思。

上午十点多钟,胡军胜走出家门,穿过街道,离开村子径直到北边的阳峪岭去。他想在那儿寻一阵子清净。事实上家里也够清净的,麦子已经下种,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不过,胡军胜不喜欢家里的感觉,因为他父亲胡庄庄总吊着个长脸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时为布尔山羊的事唉声叹气,让人不舒服。

节令已过寒露,搭眼望去,四周一片乱糟糟的。果园的树叶还没有落尽,玉米杆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里,麦苗只探出一点黄芽,连土坷垃都遮不住。胡军胜不看地上,看天空。他看见空中有一只鸟在飞,他仰起脸朝它吹了一声口哨。

翻过底角沟,又过一道梁,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就到阳峪岭的最高处了。胡军胜找到一个合适的斜坡半躺下去,用胳膊肘支着头,眯起眼打量梅庄。他从来还没有隔开这么一段距离认真地打量过梅庄呢。冬天尚未到来,太阳依然温暖,明亮的光线如同绸缎一样又柔软又光滑。从眼缝望出去,梅庄渐渐模糊,变成了一条黑色的细线;睁大眼,它又清清楚楚了。哎,这个梅庄哎。在深而远的天空下,在岭坡平缓的地方,梅庄被树木遮盖着,不像一头牛,也不像一只羊,而像一块贴在地上的膏药。哎,膏药,胡军胜说,真的像膏药。胡军胜想,梅庄夜晚的街道太黑太静了。胡军胜想,梅庄应该有点什么事,它不能老没有事。胡军胜这么想着,睡着了一会儿。

胡军胜呼的一声坐起来。胡军胜揉揉眼走下阳峪岭。胡军胜推开他家果园房庵的门。胡军胜愣住了。屋子里烟雾缭绕,四五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围在一起玩扑克牌。胡军胜惊讶地说:“你们干什么?”很显然那是几个逃学的初中学生,个个嘴里叼着烟,扭过头,表情怪异地对胡军胜笑。一个说:“上午的课没意思,老师胡讲呢。”另一个说:“我们死活念不进脑子里去。”胡军胜像他父亲那样哦了一声,说:“你们,看看这梅庄,像一块膏药。我以前没有用功念书,不然,城里的好东西就有我一份了。你们,自毁前程啊。”几个初中生哗的一声笑起来,说:“考不上学的人一茬子呢。我们跟你一样。管屎那么多。”胡军胜也笑了。但胡军胜忽然一挥胳膊吼了一声:“出去!”他又说:“都滚出去!”他从墙角扛起一根木椽走出来,他是到房庵里去取那根木椽的。

下午,胡军胜在他家门前的街道边竖起一根木杆,然后找到村上的电工梅跃进说:“

扯二十米电线,接一只电灯挂起来。“

梅跃进眨巴着眼睛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胡军胜说:“村子里应该有点事。夜晚太黑了,没一点人气。”

梅跃进绕着胡军胜转了一圈,上下打量着他说:“你给街上扯电灯,让梅庄变得亮堂?”“我不想让黑夜淹没了村子,看上去像一块膏药。”

“胡军胜哎,你进城打工两年,叫人认不得你了。”

“城里没有黑夜,街道和广场彻夜通明。”

“地方不一样哎。”

“好地方都这样。依我看,梅庄应该发生点什么事情。”

“好,你弄嘛。”电工梅跃进说,“我现在就给你接线。你哪怕在灯下耍猴呢。不过,电线得从你家电表里走。”

这时候,胡军胜的父亲胡庄庄突然冲了过来。他说:“我不同意!”左手在屁股上拍打了两下。他右手牵着一只布尔山羊,刚从双庙镇赶集回来。这只羊让他伤透了脑筋,五个月前两千多元买进,今天买主只出到三百元。他两眼通红,愤怒地瞪视着胡军胜。

胡军胜对他父亲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你回。”

“我不同意!”胡庄庄说。他倒了一下手,右掌又拍打在屁股上。“鳖大头才耗财呢!”

但是,胡军胜的父亲胡庄庄没有能够阻止胡军胜。当天晚上,梅庄的街道上亮起了一盏黄灿灿的电灯,一群猴子追逐打闹到小半夜。

不久,梅庄果然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一只布尔山羊被吊死在灯下的木杆上。

(选自《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黄建国卷》)

模拟演练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胡军胜的形象。如他对逃学孩子的呵斥,梅跃进对他的评价,父亲的反对等,具体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B.小说多处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觉得梅庄其实很没有意思”“觉得梅庄真的很没有意思”等,表明他对家乡现状的绝望。

C.小说叙事简洁,描写生动,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又掺入方言,如“管屎那么多”“鳖大头才耗财呢!”等,呈现出鲜明的乡土色彩。

D.小说结尾写“果然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吊死布尔山羊,呼应上文,暗示胡军胜试图改变一潭死水的梅庄的愿望落空,耐人寻味。

2.小说中的胡军胜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5分)

 

 

3.小说以“好东西在哪里”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3分)B(“表明他对家乡现状的绝望”这一说法不当,应是“失望与不满”)

2.(5分)小说中的胡军胜是新时期一个渴求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又迷惘的农民工(1分)。具体表现为:(1)有想法而无明确目标:他羡慕城里的生活,渴望改变梅庄膏药式的现状,却没有明确的目标;(2)见过世面,有忧患意识却找不到好的出路:在城里打工的他为梅庄的死寂而担忧,为玩扑克的逃学孩子而着急,而无具体对策;(3)有主见、敢实践却无良方:他不顾父亲反对,从自家电表接线给街上扯电灯,结果也改变不了梅庄的落后。

(上述3点,答对2点,即可得4分,考生若用其他分点列述方式作答,符合文中人物特点的,也可酌情给分)

3.(6分)(1)标题设问,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2)点明线索,推动情节发展:“好东西在哪里”的念想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是行文线索。(3)呼应结尾,形成反差:胡军胜怀揣“好东西在哪里”的困惑,试图改变梅庄“老没有事”的“膏药”般的现状,结果却事与愿违。(4)突出主人公思想性格:胡军胜渴望梅庄拥有“好东西”并执意而为,而现实却与其愿望相悖,为此他惶惑、纠结。(5)暗示小说主题:小说围绕胡军胜为梅庄寻找“好东西”而努力一事展开叙述,揭示当下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引发人们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思考。(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原文放送】

微笑在瞬间

北溟

我曾一直以为自己是个不怕孤独而且还乐于享受孤独的人。孤独时,自己的心就像大海、像草原,任思想、任想象、任各种各样的情感游弋、驰骋。我不喜欢交际也害怕交际,宁愿封闭自己,固守属于自己的一方孤独。但是,那次在南行列车上,我发现了一个陌生的自我——一个希望走出孤独的自我。

大年三十,我乘上了南去的列车,换了票,找到铺位,草草地安顿一下就躺下了。

一觉醒来,我略略扫视一下车厢中我住的这个单元,连我在内只有两位旅客。那一位卧在我对面的铺位上,用毛毯蒙着头,委屈地蜷缩着。

夜色渐渐浓了,车厢里的灯显得更亮。这时传来那位蒙头旅客吃“年夜饭”的声音,我很好奇这位蒙头旅客是什么模样,恰巧他慢慢翻过身来。

令我惊讶的是对方竟是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孩子,一身学生装束,显得清新淡雅。这时,她也在注视着我,目光有些犹豫,有些羞怯,在对视的一瞬间,我觉得应该对她微笑一下,尤其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事实上,我在心里已经这样做了,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用完餐,我找出一本书漫不经心地翻着,心里却在猜测着这位女孩子在这种时候出远门的意图。她显然不像我,一看便知是单位里的“出差模子”,行装简便,一上车倒头便睡。她是探亲?旅游?还是赌气离家出走?我不安地抬头看了她一眼:她眼睛怔怔地盯着漆黑的窗外,神情像她的心思,令人捉摸不透。但我似乎看出了她内心的一片孤独。

书上的话我一句也没有读进去,恻隐之心鼓励着我去接近她,和她交谈。可是她羁留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全无理会我的意思。我突然发现,我想接近她,和她交谈的动机中,蛰伏着强烈的想排遣自己的孤独的潜意识。

我决定鼓起勇气给那个女孩一个微笑。但是,那个女孩子已经躺下了,仍用毛毯蒙着头,仍蜷缩着。明天吧,我发誓明天不仅要对她微笑,还要问候一声“新年好!”子夜时分,远远传来阵阵辞旧迎新的爆竹声。我心头一热,这些爆竹给人们带来了多少希望啊。正是靠着一个又一个希望的支撑,人们才能在孤独中活着。

阳光透过车窗斜射过来。那个女孩已经起来了,正侧脸看着窗外。列车出隧道,阳光正好照在那个女孩子的脸上,松软的头发面部的茸毛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我静静地欣赏着,觉得像一幅画。女孩子似乎觉察到了,突然回过头来。这本是我向她致意的最好时机,可我却因猝不及防而掉转了目光。

午后,我悄悄地在纸上写了“新年好”3个大字想置于她能看到的地方,但最后还是将它夹进书里。整个下午我都在自责,感到孤独难以忍受,却没有力量自拔;渴望坦诚,又缺乏付出坦诚的勇气,这正是我的悲剧性所在。

当列车缓缓驶进终点站时,夜色已笼罩。她几经努力终于将箱子拉了出来,微微喘息着转过身来,并惊讶地发现我竟一直站在她身后。我想,我一定是对她微笑了,没有强迫的成分,笑得很自然,她立即回报了一个羞怯而感激的微笑。

下车后,我为她招了一辆出租车,并帮她把行李安置好,她默默看着,有些茫然。等她坐进车里,我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书,抽出那张纸条递给她。她展开一看,有些激动,也从包里拿出一张叠得方方的纸条递给我,原来也是“新年好”。

车启动了,我们彼此微笑着挥挥手。这时,她的眼里已噙满泪水。

模拟演练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次与女孩有了正面交流的机会,“我”觉得应该对她微笑一下,可是,因为顾虑和习惯,“我”错过了这个机会。

B.第二次有了交流机会,“我”却猝不及防地掉转了目光,写出了“我”明明想和“她”交流,却无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矛盾情态。

C.小说讲述了一个车厢偶遇的故事,在特殊的时间、封闭的空间,细腻而真实地描写了两个陌生的旅人的心灵交会,情节波澜起伏。

D.小说结尾“我”用最后的努力给了这个故事一个温暖的结局,两张写着“新年好”的纸条,使这场偶遇平添了温暖和美丽。

2.小说主要以列车的车厢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3.小说以“车启动了,我们彼此微笑着挥挥手。这时,她的眼里已噙满泪水”为结尾,小说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 (3分)C 本项中,“情节波澜起伏”的说法有误。小说展示了“我”的心理变化,但情节比较单一。

2. ( 5分)①可以充分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它让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相处在一个车厢同一单元的空间里,表现他们在努力打开心扉过程中的复杂而微妙变化。②有助于人物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把人物安排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让他们接受心理的考验,不断挖掘出他们内心的善意和表达的勇气。③营造一个特殊环境,折射社会心理。小说通过他们在这个特殊空间的活动,揭示了当下的人们在生活中封闭孤独同时又渴望沟通交流的矛盾。(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6. (6分)①艺术结构上,通过我们彼此微笑挥手再见,交代美好结局,呼应题目,引人深思,意味深长;②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两人内心的善意和温暖,也反衬两人突破自我封闭的欣喜和激动,丰富了人物形象;③情感表现上,两人真心的理解化为温情的祝福,蕴含了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的美好愿望;④思想内容上,从因戒备而产生冷漠隔阂到袒露自己灵魂后的默契、感动,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每一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