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报》2017年8月:新材料作文“杨女士·母亲·小女孩”导写及示例
(2017-08-29 11:00:51)| 分类: 2017年的文章 |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杨女士、母亲或小女孩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本道作文题材料,讲的是,在公交车上,杨女士给一对母女让座,下车后手机落在座位上被小女孩拾到,小女孩想归还,却被其母亲制止并占为己有。
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们期盼人人路不拾遗、拾金不昧,期盼处处都有真善美,但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一个奋斗目标。事实上,因人与人之间素质的差异,每每上演的又岂止这一次寒心?我们还可以列举出扶人“扶”出的寒心、劝架“劝”出的寒心、救人“救”出的寒心……凡此种种,我们虽然极不情愿目睹,但总是以事实客观存在。“让”出寒心,的确不是文明社会应有的片段,但其屡屡上演,说明需要加强引导,为此“疗伤”。而要彻底扭转这种现象,是个过程,尚需时日。
我们不能因为寒心,就要让善心、爱心止步,从此不让、不扶、不救,如果这样,显然这不是智者所为。不惧“寒心”,容得下“寒心”,城市应有此气度和风度。“寒心现象”恰恰倒逼城市狠抓市民素质提升,提醒唯有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不遗余力的一抓到底,“寒心现象”才能改变。
本道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1.从杨女士的角度来看:她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的回报,据此可以从“崇尚助人为乐之义举”“莫让善心之花枯萎”“好人难做”“莫让热心变凉”等立意来发表看法。
【佳作展示一】 :
面对给自己让位的杨女士落下的手机,母亲选择了占有,全然不顾女儿要还手机的自然行为。我认为这位母亲的行为实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显然,母亲得到了一部可能价值不菲的手机,一部不属于自己的手机。除了滋生一种“原来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的畸形的心理之外,这部手机,是她唯一的收获。然而,她并不知道,自己所付出的代价有多么沉重。
其次,她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教育女儿的机会,反而给女儿植下一个畸形的价值观——人可以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损害他人的利益,
甚至是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人之初,性本善”,小女孩内心有着简单干净的想法:归还手机;而母亲的行为无异于将女儿推向教育残次品的一段。我疑惑于在孩子面前普遍保持光辉形象的父母的一致观念下,母亲还要为了一部手机而误导女儿的原因,大概是中了“贪小便宜”之毒之深吧!社会上“地沟油”、“苏丹红”似也来源于此。“贪利”之念甚是普遍。由此观之,加强对国民的道德教育极为迫切。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母亲失去了一次教育女儿的机会,长远看来,受害的仍是母亲自己
最后,母亲的行为在社会上传播了负能量。事件引起反响后,谁愿意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谁不得提心掉胆地护着钱包、手机,提防公交车上的“母亲”?其实,社会上恩将仇报之举不在少数。郭强下水救人牺牲,被救者诬其因感情原因自杀。这怎么能不让人心寒?母亲不为挽救持续下滑的社会信任感作贡献就罢了,反而以近乎肮脏的行为进一步侵蚀着这个有点欠健康的社会的肌体。难道她希望天下的“小悦悦”再多些么?她希望天下有更多的“大头娃娃”痴痴呆呆地过一辈吗?
人趋利是本能,但遵守不妨碍他人生存的底线也必须是每一个公民的准则。希望母亲能悬崖勒马,找到杨女士道个歉,为自己的品格,为孩子的教育,为社会的公信力而作些努力!
愿天下所有的人遇事三思,切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这个标题既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又恰切文义、暗扣中心。
从全文的内容看,本文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开篇明义,表明自己的态度,开启全文:全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突出说理这个中心。作者承接文中得“小”失“大”之后,转而重点阐述“失大”的内容、原因及危害。最后总结指出正确的做法。特别是在扣题方面,更是无一段不在话题范围内,无一句不是围绕话题论证。大量事实论据的铺排使用,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读性。可以说,本文材料新颖,具有时代气息;层次清析,具有结构匀称美;叙析结合,使文章表意深刻。而中外不同侧面的论证,更让文章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佳作展示二】
一部手机,可以说毁掉一个孩子,这不是耸人听闻。大家知道,
在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和树立的过程中,家长作为最重要的引导角色却选择做出这样有失诚信、有损道德的行为无疑是错误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这位母亲继续用这样扭曲的方式教育女儿的话,我们不难看到小女孩在长大后似乎也会变成她母亲的样子。
常说“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行为举止的指引,他们无意之中的一次贪念、一次丑恶都被孩子记在心里,并在不久的将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所以,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应该言传身教,做好榜样,千万不要为了一丝贪念让他人寒心,让孩子堕落!
现在已经不能指望那位母亲承认自己的错误,只希望孩子长大后能不被母亲影响,仍能记得这次亲身经历,并认真地告诉她自己的孩子什么才是正确的,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出表率。
这是一篇针对现实,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抒发独特感受的好文章。将平凡的东西写得不平凡是一种能力。作者开篇言简意赅地概括作文题材料内涵,指出,母亲的做法是活的“教科书”,是存在教育缺失的,这种“言传身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随后,作者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家庭教育的根本在于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并联系生活实际和现实情况加以阐述,可以说切中肯綮 发人深省。作者在论述过程中,环环相扣,分析到位,思辨合理,让文章具有了极强的说服力。
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感悟,难能可贵,是一篇散发着时代气息的好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