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名著《复活》导读连载:身为妓女,心如处子-----纯真善良的玛丝洛娃

(2013-02-06 20:45:07)
分类: 2012年以前的文章

  

                                身为妓女,心如处子

                                   ----纯真善良的玛丝洛娃

1. 玛丝洛娃之人物形象:

《复活》里,玛丝洛娃是在沙俄社会中被庄园主所收养的贫苦孤儿,怀着对爱情美好的幻想,被农场主的侄子聂赫留朵夫诱奸之后,就被赶出农场。孤苦伶仃的她每找到新工作都遭到男主人的调戏和侮辱。最终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妓女。之后,她又陷入一桩命案中,而由于法官和陪审员的疏忽大意,无辜的她被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天真 单纯 曾一度失去生活的目的和方向
  玛丝洛娃起初对聂赫留朵夫报有美好的感情和浓烈的希望,但是当聂赫留朵夫路过农场而不入,在火车上谈笑风生,而她雨夜追火车,狼狈不堪之后,她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她不再相信人,更不再相信爱情,但是她还保持着纯良之心。她拒绝聂赫留朵夫的求婚,正是认为自己配不上他,也不原意他做这样的牺牲。而她最后与西蒙松的结合,也是非欲念重精神的结合。
  虽身处欲念横流的风流地,但是内心都保留着纯洁的爱情观,既不同于世俗的婚恋观,更远胜那些身居要位却道貌岸然之人的肮脏的欲望之恋。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侧重于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罗曼•罗兰说:“《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尤其是这一形象的变化过程,强调了人从肉体走向精神,从懵懂走向开化,从身体的归宿走向精神归宿的过程。它是一部探讨人类精神最终归宿的作品,它向你敞开了一个极为广阔和深邃的心灵世界。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是一组互助的觉醒者,从他们身上,你看到的是人类精神“复活”的征兆和人类不断“向着更高的灵的境地飞升”的追求。 象征着人类自作孽自救赎、寻求精神归宿的历程和心灵世界。

2.玛丝洛娃之精彩故事经典细节:

①捉人游戏(一吻定情):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初次见面是在聂赫留朵夫读大三的夏天。聂赫留朵夫住在他姑姑家起草论文。卡秋莎*玛丝洛娃是聂赫留朵夫姑姑的婢女。一开始聂赫留朵夫并没有留意卡秋莎。直到有一次,玩“捉人游戏”,聂赫留朵夫不小心摔到沟里,手被刺破了,卡秋莎含笑迎上去,眼睛照直瞧着聂赫留朵夫。他们互相握着手表示胜利,聂赫留朵夫情不自禁地吻了卡秋莎。从此他们之间有了纯洁的爱恋。

复活节晨祷“不,德米特里·伊凡内奇,我们要在这里坐一会儿,”玛丝洛娃说,仿佛在愉快的劳动以后用整个胸部深深地呼吸着,同时用她那双温柔、纯洁、热烈而略带斜睨的眼睛盯住他的眼睛。这是在复活节做晨祷的情景。当时的玛丝洛娃是美丽快乐的。多年后,经历了很多坎坷的玛丝洛娃唯一没变的就是她那双明亮的眼睛。

秋夜追火车:玛丝洛娃打听到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就赶去见他。这是个风雨交加的秋夜,她在树林里迷了路,赶到火车站时,她看到聂赫留朵夫坐在头等车厢里,可是他没有看到她。她来不及和他说一句话,火车就开动了。她仍旧往前跑,直至放声大哭。她真想自杀,可怀里的孩子让她平静下走回家去。

3.对接高考思考回答:

请简述玛丝洛娃不小心毒死商人的过程。
  答案示例: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1分)茶房(卡尔金庚)和使女(勃契诃娃),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1分)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1分)骗她说是安眠药。(1分)当 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便照样做了。(1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