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材料循序渐进,创意想法接踵而至——幼儿园户外建构反思

(2015-11-11 14:48:24)

内操场的建构区域里,堆放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积木,设计了活动《我是小小建筑师》,先简单地投放了3个小轮胎、2个梯子、2个高板凳。先让孩子们探索这三样“玩具”的玩法,分组讨论,得出了结果:小轮胎可以搭着跳,可以垫在梯子底下。梯子可以搭在小轮胎和高板凳上。高板凳可以当障碍物往上爬......有孩子看到大班孩子的玩法,说了自己的建议。于是,我把班里的幼儿分成了两组,要求要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搭建,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组的想法进行了建构。第一组小朋友建构了:跳小沟、过山坡和走独木桥,整组小朋友都很顺利地通过了。第二组小朋友建构了:爬山坡、走独木桥、走地洞,也顺利地通过了。我肯定了孩子们:两组小朋友都很棒,两种搭的方法都可以。原来轮胎、梯子、高板凳可以有好几种玩法。第二次,我在原有的基础上难度在幼儿会用简单的方法搭建后,设计了《我是勇敢的解放军》我投发了更多的材料:呼啦圈5个、大轮胎6个、梯子2个、长板凳2个,粮食若干。这回我没有把孩子们分组,让孩子们一起互相协调,进行挑战。刚开始孩子们看到那么多的东西,搭了很久,不知道把呼啦圈用在哪里。我提示他们呼啦圈可以当救生圈游过河去,也可以跳。孩子们马上想出了好玩的办法,最后孩子们搭出了:跳小沟、爬山坡、过大独木桥、游泳、抢险救粮。

     从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的价值取向看,我们的孩子喜欢参加户外构建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并在集体活动中情绪稳定、愉快。孩子们从建构区活动中探索到1个玩具的玩法到很多玩具拼搭在了一起变成了另外的玩法。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想法,这样有趣的活动,孩子们到底学会了什么?首先,是玩具的玩法是可以一物多玩的。孩子们从自主游戏中得知玩具的特性,哪些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以搭建什么,有了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并根据自己对玩具的特点,与同伴合作、分工一起完成搭建工作,发现更加适合的方法进行调整,在无数次的探索中,寻找好玩、有趣的玩法,不断的思考和创新。通过好奇到认识再到想象再到操作最后到做成成品,一步步达成了目标。可见,孩子们从观察中,模仿大班孩子的搭建方法;从自己和同伴的探索中,学会了与同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从不会玩,到玩出很多种玩法,举一反三,并继续发现更有意思的花样玩法,从中累积了习得的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