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句》说课稿     杜春华

(2015-12-30 09:37:35)

《绝句》说课稿

 

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杜春华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设计理念

《绝句》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作。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坚持“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习本诗的节奏美,色彩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并从中感受古诗之美、春之美。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境。培养学生对阅读古诗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古诗知识积累较少,虽然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是对于古诗这种语言凝练、含蓄的表达以及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把握还有所欠缺。

 

三、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朗读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

 

四、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能力。所以我结合导学案设计了这5个环节:

 

1. 激趣导入——夯实基础让学生期待美。

2. 浅读古诗——自主学习体会节奏美。

3. 品读古诗——合作探究领悟色彩美。

4. 赏读古诗——师生互动感受意境美。

5. 拓展读古诗——尊重个性延伸美。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期待美(用时3分钟)

新课伊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像什么?左边像一个缠着线的纺锤,右边像被切断的丝线。这两部分合起来其实是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的第一个字—‘绝’,绝就有断的意思。所以绝句又称为断句。回想在生活中,你积累了哪些和“绝”有关的词语?请写在导学活动一的田字格里。”此时,我会联系生活实际,识写结合,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学习。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评价:“真不错,这么难的字都被你们征服了,老师就奖励你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吧!

 

生字教学有很多种方法,我选取了其中一种,这样不仅导入了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让学生对生字学习感到不那么枯燥。在孩子读通古诗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入第二环节:浅读古诗。

 

(二)浅读古诗——自主学习体会本诗的节奏美(用时5分钟)

“孩子们,老师有一把会读唐诗,读好唐诗的金钥匙,想要的孩子,把手摊开,跟老师一起:一句平、二句升、三句扬、四句缓。读时注意边读边想边体会,下面仔细听老师读······”然后我会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师友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检验学习反馈。明确学生对古诗的节奏把握。

 

听了孩子们的朗读,我觉得我的设计是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教方法,自主学。很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美的同时落实了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会了朗读,就应与诗人一同走进古诗,进入下一环节:品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合作探究领悟本诗的色彩美(用时16分钟)

“孩子们,在刚才的朗读声中,老师发挥想象,眼前出现了美丽的景色。现在老师把想象的魔法棒交给你们,每小组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朗读给你的伙伴听,注意师父先读,学友再读,学友读完后交流,说说你在诗中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在书中勾画下来,然后师友相互交流,评价。完成导学活动二。”在学生积极讨论时,我会关注每个组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在学生展示汇报时板书出:黄鹂、翠柳、白鹭等景物。然后紧紧抓住美这一的特点,让学生落实到字,顺势引出:“是啊,黄、翠、白、青,这正是春的颜色,大自然的颜色啊,诗人面对如此春意盎然的美景是多么开心多么高兴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也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吧!”

 

此环节的设计响应课改要求,采用了合作探究、师友互助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把握了古诗的感情基调后,就顺水推舟进入第四环节:赏读古诗。

 

( 四)赏读古诗——师生互动感受本诗的意境美(用时15分钟)

“孩子们,这首诗读起来真美,诗中展现的景色真美,但还有更美的呢!听,什么声音······在你们的画面里什么在动,什么没有动呢?”激发学生想象后,完成导学“达标测评”部分。接着再着重体验:“135组的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诗中黄鹂、白鹭。246小组你们就是诗中的山和船,老师就是诗人杜甫,我们来自己演绎一下这个画面。开始!”在学生全部积极参与和展示中,我会启发学生:“看啊,多么热闹的场景呀,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来,孩子们让我们在愉快的乐曲声中走向春天······”此时,学生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融入古诗和乐诵读,把本课的教学推向高潮。

 

我这一环节设计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在第二学段中,学生应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的大意。”此环节正好契合新课标要求。而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体现,从而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四)拓展迁移——尊重个性延伸美(用时1分钟)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是“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所以在课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层次作业:

必做作业:完成导学“自主反思”,把古诗所描绘的情景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加工写下来。

    选作作业:1.搜集描写春天的词句,记一记。

              2.选择喜欢的诗句,背一背。

              3.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春天写一写。

              4.有机会去成都杜甫草堂看看,回来交流感受。

 

这样设计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行开放式地学习,同时也能真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了板画的形式表现古诗内容,既直观地反映出色彩美,又借助画面展现了意境美。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读写结合、以读代讲,采用了我校 “两案五环”的课改模式。课堂上的生成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把握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机智地抓住学生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生本、生长、生成的课堂中,自身的主动性得以彰显,那么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就能达到理想境界。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多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