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012-03-11 20:49: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现代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并上网了解转基因技术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教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12、《种瓜得豆》。
这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课文围绕什么来写?
教师板书:
教师: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确,瓜是瓜,豆是豆,种瓜怎么可能收获豆子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却告诉我们,现代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
教师板书:
“种瓜得豆”
教师:围绕这一话题课文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
板书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并领会课文写法。
1、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感受课文语言特点。
①教师:请同学们看到课文2-4自然段对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的介绍。二自然段提出问题: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谁来接着读3自然段?
学生读。
教师: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学生答 基因的作用,如不能答,再读。
教师:全班读,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引出句子: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大管家”,有的管叶子长得圆还是扁,有的管脚长得长还是短……,关注省略号,追问:省略号提醒我们,生物的每一细胞里都有许多基因,还可能管什么?学生补充。
教师小结:一句话,基因的作用就是发命令、下指示。“发号施令”)
教师:这个句子用了什么写法?
学生:……(引出打比方)
教师:在说明文中,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
2、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转基因技术。
教师:说明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让人读懂,在4自然段中还有很多这样运用打比方的句子。
课件出示:
请勾画出4自然段中打比方的语句。
多读几遍,说说写了什么?并做批注。
全班交流:
教师:你勾画了哪一句,读一读,写了什么?
师引读并课件出示:
转基因技术其实就是——把一种生物里的基因“搬”到另一种生物里。
成功了说明搬到新家的大管家——住得惯。
失败了说明搬到新家的大管家——住不惯、水土不服、被赶出去
3、跳出内容,看文章写法,体会作者如何一步一步介绍转基因技术。
教师:2-4自然段,围绕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先介绍了……(基因的作用,后介绍了……(转基因的技术),分别对应3、4自然段,它们都用了(打比方的写法)。
学生补充,教师板书并小结,这样抓主要内容,并简单概括的方式叫阅读提纲。
教师提问引起学生思考:
通过阅读提纲,说说3、4自然段可不可交换顺序?原因。
请看2自然段在这里没有对应的内容删去,行吗?它有什么作用?
三、学习课文5-10自然段,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浏览课文,整体感知5-10自然段的写法。
老师:5-10自然段写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请快速浏览,说说是否也有这样的段落或者句子,请在旁边就它的作用做上批注。
2、
老师:让瓜结出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所以,也不会有科学家做这件事。什么事科学家才觉得有意义呢?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用抓主要内容、简单概括的方式,写出这部分的阅读提纲。
学生合作学习,写出阅读提纲,并板书。
老师巡视,并抽学生汇报,引导转基因事物的特性。
图片展示。
3、引导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老师:同学们,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介绍?(引出举例子,并板书)
4、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老师:除了作者举的例子,你还了解举例子吗?
三个以上的学生说,教师展示收集到的图片。
四、课后小结,作业延伸。
1、请学生小结阅读提纲,体会作者如何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教师过渡:通过本课的阅读提纲,谁愿意来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教师小结出这样的文章结构叫
老师:学了《种瓜得豆》这篇课文,我们体会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正因为人类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与大胆尝试的科学精神,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但是,转基因技术是可以不受限制、任意妄为的吗?阅读链接就基因工程是好事还是坏事进行了介绍。
课件出示作业:
1、自读阅读链接《话说基因工程》。
2、抓住主要内容,勾画重点段落和语句,写出阅读提纲。
3、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展开想象,举例说说怎样合理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造福。
板书:
转基因技术
能做到“种瓜得豆”1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