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今年,6月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
《礼记》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http://s5/mw690/002SoyTLgy6T9Meem2M34&690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丹禅瑜伽为宜,不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http://s12/mw690/002SoyTLgy6T9MgJgkXab&690
夏至前后雨水较多,其气候特点为“湿热”和“暑热”。人体常常感觉食欲不振、胸脘痞闷、口苦粘腻、神疲乏力、头昏脑涨、心悸短气、小便短赤等,汉医认为,此为暑热伤脾伤致。因此,夏至养生勿忘健脾养胃。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注意清心解暑、健脾养胃,还建议早、晚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补养身体,助阳气,符合“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在蔬果方面,苹果、葡萄、木瓜、枇杷这类平和的水果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吃;体质虚寒的人最好少吃香蕉、雪梨、西瓜、柿子等寒凉类水果,最好不要冷冻后吃;湿热质和痰湿质的人则要少吃菠萝、荔枝、榴莲、龙眼等温性水果。
暑湿夹击 汉医堂主推“夏季理疗”
这个时节暑湿夹击,暑湿入侵,可出现发热、头痛、身重体倦、肢体酸痛、胸闷、口渴、心烦等症状。汉医堂提醒夏至节气是一年中阳气逐渐浮盛,阴气内藏的阶段,此节气起居养生要重视睡子午觉,通过饮食、运动多方面增强自身抵抗力。
http://s14/mw690/002SoyTLgy6T9MceYkBfd&690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汉医堂推荐您从6月17日至22日为补充身体阳气最佳时期(冬病夏治、驱寒补虚),可以尝试在早上11点之前用生姜红枣黑糖煮水给全家人喝,趁热时饮用,这个方子胜过人参和虫草。
错过现在这几天,就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了,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东西!汉医堂温馨提醒容易感冒的人一定要喝!
6月汉医堂推出“夏季理疗”,为大家抵御“暑湿夹击”。
夏季通过“脾胃调理”,是恢复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最佳时期。
预知更多“丹田二保养”详情欢迎垂电汉医堂咨询。
又到一年三伏贴,适宜人群:所有寒性体质都适合,尤其肺寒、脾胃虚寒、宫寒、阳虚(手脚凉)、月子病(头痛风寒)、各类风湿性问题、代谢等。
预知更多“中药药敷”详情欢迎垂电汉医堂咨询
http://s9/mw690/002SoyTLgy6T9MtblX2d8&690
http://s13/mw690/002SoyTLgy6T9NMpAXqc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