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缺钱背后:再痛也要去改革!

(2013-06-22 15:11:13)


    面对近期的大跌,市场似乎把焦点从IPO转向了“银行缺钱”。由于这个词汇过于敏感,难免让人想起古装剧里的钱庄挤兑,一时间恐慌蔓延草木皆兵。那么实际的“银行缺钱”到底是怎么会回事呢,央行又为何坐视不管,而这背后又暗示了什么呢?


 

首现,何为银行间拆借业务?因为银行每天的存和贷未必是对等的,这就造成了银行瞬间资产负债的不平衡。贷的多存的少,对银行来说,形成支出,反之就是收入支出的要通过外借来保平。那找谁借呢?一是央行,比如之前常有的逆回购,等于央行往市场投放资金,商业银行可以来保平二是,找有富余的银行借,隔夜、5天、7天的,就是银行借来短期保平的这就是标准定义的银行间拆借业务了。现实的情况是,多数银行需要外借来保平,而央行又不往市场中投钱,大家都需要借钱,这就造成了所谓的银行间市场缺钱!并非真正的银行没有钱了,我们去银行取钱用还是没问题的。这实际反映的是,各大银行对外贷款太多太快,而央行的态度则显然是,你们不要再去贷了!由此,社会上流动的资金少了,股市就跌了,这就是基本的理论模型。


 

其次,既然缺钱,那央行为何不管呢?之前说过,李总明确表态,未来不指望新一轮刺激措施,货币投放有限了。这实际就是逼着银行少放贷,从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逼着银行去杠杆化我个人认为,央行的这种态度实际就是新一届政府的态度。主动降低增长速度,追求质量,追求经济自身的结构调整,去泡沫,去杠杆,这是政府的用意所在。换个角度看,当固定资产投资当四万亿的增长方式一去不复返之后,这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四万亿,有好处,但现在的困境恰是四万亿后遗症所致!新一届政府不再使用“四万亿”,而是寻求阵痛中解决问题不再通过无限的投入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无效经济,而是通过自身调节,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出路!


 

第三,何谓去杠杆呢?所谓杠杆,就是负债和权益的比例,简单的说,你用较少的钱控制较多的资产,对他人形成负债,这就是杠杆的作用。最容易懂的例子,买房!首付,贷款,分期付款,熟悉吧,呵呵。假如,现在规定,不允许你找银行借贷,你有100万,房子100万,那你只能买一套,对吧。现在是,首付一成,那你就可以买十套!你的100万的作用通过银行借钱被放大了,可以买套了,这就是杠杆作用去杠杆,就是不允许这么干了,提高首付,提高贷款利率,控制银行可以贷出的钱,这就是在去杠杆那对于企业,就是通过负债控制更多的资产为企业经营所用;同样的,银行也是一个企业,或者可以当做企业来看待。回到刚才的问题,不让你通过借款买房了,那怎么办?那就少买或者不买,用现有的钱去赚更多的钱之后再买。那必然的,你的钱就不会再去盲目的买房了,去开超市啊,去做贸易啊,流向别的领域了,对吧!现在,政府的意思也很明确,原先的,别再搞了,别再投钢铁、地产、煤炭了,投手机、4G、触摸屏、传媒、环保吧,这样来引导结构转变!之前我说过,传统行业,难有大机会;而中小市值,还会继续上涨,这就是来自于基本面深层次的判断这也就可以充分的解释为什么中石油新低不断而乐视网新高不断的原因了,大家懂了吗?


 

    简言之,“银行缺钱”实际是管理层不再通过超发货币刺激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主动选择降低速度,追求质量;实际是管理层对于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的一种扬弃,对于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的一种信心,年年喊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这回从源头的资金供给上收紧,这或许才会真正起到效果;实际是中石油不断新低和乐视网不断新高的基本面溯源。“银行缺钱”的背后,是新一届政府执政思路的选择,再痛也要去改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