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京辉及其后现代戏剧的戏剧特征——以思凡为例

(2015-02-27 17:58:04)
标签:

娱乐

       孟京辉(1964- )是九十年代以来后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思凡》《我爱XXX》、《放下你的鞭子·沃伊采克》、《恋爱的犀牛》等。他以开放的心态汲取了很多后现代主义手法并创造性地运用到他的小剧场戏剧中。他的后现代戏剧有一些普遍的特征,下面以《思凡》(1992)为例,从创作手法、舞美与表演形式、整体风格等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在创作手法上,孟京辉惯用拼贴、反讽、戏仿甚至语言狂欢等后现代主义手法。《思凡》把明朝无名氏传本《思凡·双下山》和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中的两个故事拼贴在一起。其中以《思凡》中小和尚本无和小尼姑色空相遇相合为首尾,中间穿插了两个《十日谈》的故事。该剧还使用了戏仿手法。男女主角在做卿卿我我的亲昵举动时,总是有一位歌队演员抖开一块旗遮盖他们,上书“此处删去xx字”,这是对处理某些古籍有伤风化之处的方法的戏仿。此外,剧中还有语言狂欢如小和尚本无和小尼姑色空快节奏地交替重复台词造成窒息气氛,这种手法在《我爱XXX》中被推到极致。还有,对禁欲的佛家观念以及一些人物形象的反讽手法也是应该提到的。另外在故事片断的过渡上也采用了类似蒙太奇的手法。

       其次,舞台设置与演员表演的写意化形式。《思凡》剧本开始的舞台提示就有“舞台置景抽象,用白布以软雕塑手法在黑色墙面上勾勒出远山形态”,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化舞美方式。《思凡》中众演员的表演也是遵守写意化程式的,他们摹各种声音、摹人物、摹动作甚至摹心理等。演员可以摹背景声音如本无溜出山门后听到的凡尘声音:百鸟鸣唱,鸡鸭牛羊的欢叫等,还摹拟蚊声、犬吠、叩门声、婴儿啼哭声等等。还如在尼姑大段独白时,演员的歌声演化为铿锵有力的背景音乐以烘托人物内心情绪。在所摹的人物方面,如众演员不时化为本无的师父、罗汉、山门外的子弟们。在所摹的动作方面,如立姿手托枕头于脑后表示睡觉,手摹心脏的砰砰跳动。在所摹的心理方面,如在本无和色空渐生爱意时被众人喝开,此处喝戒声实应来自二人内心。此外还用圆镜摹目光等。

       还有,轻松滑稽的叙述风格也是后现代剧作的普遍特色。《思凡》的三个故事本身就具有轻松的喜剧色彩,而且拼贴手法、写意化形式实际上也都是轻松滑稽叙述风格的形成元素。这种风格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演员在舞台即兴挥洒、自由舒展的表演上。如本无在舞台上反复无聊地开关点灯;在唱“南无阿弥陀佛”时本应庄重反而作大幅度摇头晃脑的滑稽状;第二次出现“此处删去xx字”时,旗后面的人探出头,恼火地说“怎么一到这儿就删呢”等等。这种风格是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非深度叙述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所以也是后现代戏剧的普遍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