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ntastic Flying Books of Mr. Morris Lessmore
我看了4遍,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乍一看片名,觉得是给小孩子看的奇幻动画片,事实上也确实是奇幻的,但是所有年龄阶层的人其实都能看得下去,因为这是在讲述书本与人之间关系的短片,我们又有谁能够离开书呢?
主人公Morris正在阳台上惬意地在红皮书上写着笔记,哼着儿歌——Pop!Goes
with the
weasel!但小镇的宁静很快被打破,天色变暗,狂风突起,刮飞了一切,甚至包括书本中的文字!莫里斯在空中随风经历一番惊险的翻转,最终平安着陆,然而地面也是一片狼藉,画面也失去了色彩。短片的开头就已经吸引了我的注意,配乐与画面十分契合,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而从彩色到黑白的转变令人深思,我的理解是,在经过生活的苦难后,世界在受难者看来便失去了之前的色彩。
莫里斯带上那本红皮书茫然前行。突然,被飞书带着飞的少女经过莫里斯,给画面带来了色彩。莫里斯看向天空,也想试着让红皮书飞起来,当然失败了,但是他背后的草地开始重现绿色。这个变化开始让我觉得有点意思了,这是想要表现什么的转变?少女放下一本书给莫里斯,自己则飞离了这里。那本书里画着一颗穿着整齐的蛋,它以独特的方式与莫里斯交流,并示意莫里斯跟着它。莫里斯跟着它来到一座住满飞书的房子,接着,又一个色彩的转变出现了!莫里斯向着它们鞠躬的同时,自身的形象变回了彩色。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莫里斯一直陪伴着这些书本,与它们随着音乐共舞,给它们喂食,穿上外壳,修补书本,在自己的红皮书里记录着自己的故事,为前来索取书本的人分发书本。就这样他日复一日,逐渐变成了一个老头,终于在有一天,被那些飞书围绕着,重回年轻时代,被带离了房子。这时我才明白一开始遇到的少女也一定经历过这样的生活,这是一种传承和延续。正如我所料,红皮书留了下来,成为下一个来到这个房子的人的指引书。又一个循环开始。
可能我讲述剧情有些拖沓,但我无法删掉一丝一毫,因为我觉得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组合起来才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在讲述书本给人的精神慰藉,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呼唤精神的归来。卷飞莫里斯和文字的狂风,是信息高速传递,文字影像爆炸时代的来临,丢失的文字和失去的色彩可以象征很多,也许富有内涵的深思,也许是匮乏的精神世界。而少女则是精神文明的火种,引领着迷失的人们重获新生。莫里斯为其他人分发书本,让他们也变回彩色,这是火种的传递,也体现书本中思想的力量。
除了这些大的方面,莫里斯与飞书在一起的生活也包含许多有趣味的隐喻。比如给一本破旧的书做修复手术:这本书散成了一页一页的,莫里斯在众多飞书的注视下用胶带纸修复它,还用听诊器听心跳,甚至还有书充当输氧机和心电图机器。更出人意料的是,当发现及时书页被粘起来后,老书依然没有清醒时,莫里斯开始了“阅读”,他开始在字里行间跳跃着,沉湎于书本剧情,做出惊、喜、疑、哀各种表情,最后结束阅读时,老书复活了!我完全被这段剧情的构思惊艳到了!有多少人趁着书本打折十几本十几本地把书买回家堆灰而从不翻看!有多少人存了几G的电子书而没有翻看完哪怕一本!?书被写出来就是为了被阅读,或被欣赏,或被反驳。如果你买来没有读它,你就是在谋杀书本,浪费被用来造纸的树木。
这部短短15分钟的短片不仅在画面,构思情节方面精彩绝伦,配乐方面更是含蓄地透露着另外一种对短片的解读。在经过搜索后,发现短片在欢乐的片段里反复出现Pop!Goes
with the weasel! 这首儿歌的各种变奏曲。
All around
the Mulberry Bush,
The monkey chased the weasel.
The monkey stopped to pull up his sock
Pop! goes the weasel.
Does it matter?If life is enjoyed,does it have to
make sense?
如果你已经是在享受生活了,为什么一定要生活那么有意义呢?这也是编剧和导演想要表达的一种人生观吧。
这部短片可以很简单地理解,也可以很复杂地理解,好的作品应该是不同人能给出不同的解读,就像哈姆雷特,就像红楼梦,就像莫里斯·莱斯莫先生的神奇飞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