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教的《Sounds》是牛津英语3B教材的Unit3的第二课时,重点是学会句型“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 ...”的问答,难点是学会在生活中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我校导学案的模式备教材、备学生,力求做到展示学生。
课堂上的优点是:
1.学情调查的听声音猜单词,既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先,教师引导在后。让我意外的是班里有两三个学生竟然会读,能理解了课文内容。在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问题后,他们就能帮助老师解决,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在受到老师表扬后,他们又增加了自信,还带动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3.课堂上我随机的让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当评委,学生还真能评价了。小组的赛读,听读的同学也能指出各组读的优缺点。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让学生评价。
4.拓展延伸的师生在教室模仿不同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声音,用英语表达所听到的声音。闭眼缓解了学生学习的紧张,听声音把学生带到了不同的真实场景,突破了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用到了生活中。
课堂上不足之处是:
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
2.未能用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3.小组读课文时间短,没有明确布置读几遍,只是说读会即可,导致有部分同学滥竽充数。
4.在达标检测的环节,小组展示中有一道题都没有做对,我在讲解了之后要求学生课后再改,没有在讲解后及时改正,有点欠缺。
总之,这节课上下来是喜忧参半,喜得是学生有了老师意料之外的进步,忧的是在高效课堂的实验中,老师要是步子迈的不快,就会拉到学生的后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