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荒芜沙漠,炎热且干燥。冷不丁蹿出的蝎子,阴影里躲藏的毒蛇,已经够你受的了。假如这沙漠又不处于地球,而是科幻或幻想世界,那么请你放轻脚步,仔细观察空旷的沙面,注意任何泛起的波纹,因为这里很可能生存着一个比蛇蝎恐怖千万倍的物种,它的名字叫做——
“沙虫”(Sandworm)。
https://pic2.zhimg.com/v2-373d1f3187d6ffa19c721de01abd61ed_b.png
沙虫自从诞生以来,经常客串于各个游戏中,登场次数远超电影电视,往往戏份不多但又非常抢戏,这种怪物的诞生背后有什么故事,生态如何,怎么游戏里经常会有它们出场呢?欢迎收看怪物特辑:沙虫。
电闪雷鸣,横空出世
弗兰克·赫伯特于1965年出版的科幻巨著《沙丘》(Dune),一般被认为是“沙虫”这个物种诞生的源头,在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仅是沙漠星球阿拉吉斯的守护神,还是引来各方争夺的香料的始作俑者。在小说的描述中,沙虫被本地人称作“Shai-Hulud”,是种令人生畏的巨型怪兽,游弋于漫无边际的沙海之中。
https://pic2.zhimg.com/v2-15af3931cc612108d1aa880c95ad66b1_b.jpg
1978年John
Schoenherr的官方画集出版后,沙虫有了自己的画面形象:三瓣嘴、一圈圈的长牙、蚯蚓般的外形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1984年电影版的沙虫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这部画集,此外还在外部口腔内添加了一组完整的嘴,附上满满的尖牙。影片中的沙虫伴随着电闪雷鸣,从沙地里喷涌而出,场面气势恢宏。
https://pic2.zhimg.com/v2-9307575ca828914c566740ea80f18071_b.png
可惜的是,拍出《橡皮头》和《象人》的名导大卫·林奇,为《沙丘》电影塑造的气氛虽然与原著比较契合,但不符合当时大众和市场的口味,影片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失败了,不过沙虫这种庞然巨兽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特别受到启发的还是游戏工作者们——“能在合适的场景里加上这么一只怪物,那该多有趣啊。”
成功跨界游戏圈
既然是科幻名著出身,在原著改编游戏里出场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1992年Cryo做的冒险游戏《沙丘魔堡》中,沙虫闪亮登场。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仿佛能吞噬一切的庞然大物在游戏里并不是什么Boss级的怪兽,甚至连“小怪”也算不上,只是角色们用来在世界中旅行的载具,实在是大材小用。
https://pic4.zhimg.com/v2-139ab39e46bb7edd186a6c5323a0805f_b.png
在《沙丘魔堡2》里,沙虫回归了原著中的可怕习性,会随机在沙地出现吞掉上面的单位或建筑,此后的两款续作里担当的功用基本雷同。玩家永远都无法控制这种生物,仅在《沙丘魔堡3000》的人与人对战中,允许名为“操虫者”的兵种对其引诱,使其出现在敌方部队身边。至于沙虫攻击与否全则看它自己的心情,算是一种没法依靠的战斗力。
https://pic4.zhimg.com/v2-c72373a272803e87152ae70f8ed0583f_b.png
除了冒险和即时战略类游戏,同年,沙虫还出现在了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5》中,沙虫的背景也从科幻世界跨到了幻想世界。在游戏里的沙漠世界关卡中,要打倒沙虫怪然后踩着尸体走过流沙地带。
https://pic1.zhimg.com/v2-9f8b6fcf7cfdf50001ca572253551860_b.png
https://pic3.zhimg.com/v2-3bbd2c951d27690ad53621f821c43d9a_b.png
此后沙虫还先后出现在《最终幻想6》和《最终幻想10》,后者中的沙虫地位还有所升格,不仅体积变得更大,而且还成了随机怪,有些人可能在同一区域根本碰不到这个家伙,做为一个隐藏敌人,登场的沙虫是拥有当时角色等级所能遇到的最高血量,好在除了皮厚,打起来倒不是很难。
https://pic2.zhimg.com/v2-2f0fc161f6e6df95f661c2783366fa21_b.png
世嘉在自己的招牌RPG《梦幻之星4》里,也把沙虫设计成了敌方怪物。这里的沙虫相比《最终幻想》地位又高了一些,不仅成为了一名隐藏Boss,而且还是最难打的一个。
https://pic3.zhimg.com/v2-3446c630307d6121b599f623bbe742a6_b.png
后来的《暗黑血统》里也专门在一关里引入了沙虫作为Boss级的敌人。聪明的游戏开发者们将“沙虫”的概念延伸成“巨型钻地虫怪”,这样一来就又多了雪虫、深渊虫等各类近亲,在各种游戏中频繁出现,其中不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网游大作,比如《魔兽世界》、《行会战争》。
https://pic1.zhimg.com/v2-c9ae21e6df87ac1014ce05f09731ab30_b.jpg
《失落的星球》在这方面就比较典型,系列首作有一只在冰天雪地里出没的巨型雪虫怪,到了2代的沙漠列车关卡中,又引入了正统的沙虫。这两只怪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巨大无比,特别是2代里的沙虫,堪称是游戏史上最大的怪物之一。
国内网游玩家最熟悉的应该还是《魔兽世界》中的沙虫,在游戏中基本也是“巨型钻地虫怪”的设定。从希利苏斯到安其拉神殿,沙虫们无处不在,尤其是安其拉神殿中的巨大沙虫BOSS奥罗更是给游戏中的团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在燃烧的远征中的白骨荒野还有一个名为巨大的骨虫的任务,也有着向《沙丘魔堡》致敬的意味,任务中召唤出来的巨大沙虫的名字哈苏鲁德(Hai'shulud)也来源于小说中的大沙虫“Shai-hulud”,任务的三个奖励的武器名字也都暗合小说中的人物。
https://pic2.zhimg.com/v2-70f2d43460ceca780215e54a208196b9_b.jpg
沙虫到底有多大?
在原著里,沙虫一般都在200-400米长,20-40米粗左右,但本地有关沙海深处有超过千米的沙虫传说一直存在,前面提到小说主人公保罗后来成功驾驭到的巨型沙虫Shai-Hulud,就达到了约2700米长,200米粗的尺寸,在电影电视媒介里是首屈一指的巨型怪兽。
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他电影里也有类似沙虫这样的怪物出现,形态各异。比如《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里的Sarlacc。
https://pic1.zhimg.com/v2-2145581438f594636a855dcd4893f7d0_b.jpg
鬼才导演蒂姆伯顿的恐怖喜剧片《阴间大法师》里面造型特别奇葩的无名虫怪。
https://pic2.zhimg.com/v2-7a7cd7bc45f2561cae1afaf8bdf15f65_b.jpg
还有经典怪物片《异形魔怪》(Tremors)里的Graboid。
https://pic1.zhimg.com/v2-1e0228a5ccfc1b530ff73a5f07f19670_b.jpg
这些家伙跟《沙丘》里的沙虫比比尺寸会是什么样呢?有个好事的闲人就做了这么张图:
https://pic3.zhimg.com/v2-71bc2b187eb66197c97ea14a46623ef2_b.png
但很快被沙丘的粉丝打脸,给出了正确的版本——“Shai-Hulud”岂是你们这些“小虫”能比较的东西?
https://pic2.zhimg.com/v2-fbb16f08ffcb176a25ae457ab18bb359_b.png
电影里可以傲视群怪的巨型沙虫,在游戏开发者眼里根本就不是个事,拿来就用。史克威尔这种日本厂商还算拘谨,我们用肉眼就能看出最终幻想世界里出场的沙虫,在体积上只能算是“未成年”。欧美厂商胆子就大得多了,比如Bioware旗下的《质量效应》系列里出场的沙虫怪。
《质量效应》把沙虫怪起名叫Thresher Maws,头部上做了许多变化,但基本上还是个钻地巨型虫怪,并且横跨系列三代出场。第一作里的沙虫怪出现在星球表面探索的支线任务里,此外在其他数颗星球上也会随机出现,只要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地带,沙虫就有可能钻出地来袭击玩家。
https://pic2.zhimg.com/v2-7f3710adeb77d9d1bd2a5058ba4ea1a9_b.png
二代里的沙虫怪出现在克洛根人的母星图岑卡上,做为队友Grunt同伴任务中的Boss出场,任务是活过5分钟即可,装备齐全和有心的玩家也可以挑战在时限内击退沙虫。
https://pic2.zhimg.com/v2-1d6abc3630d70709cd5b6a9e0fe56ac9_b.png
到了三代,随着收割者的大举入侵,母星图岑卡上的沙虫怪也受到了生命的威胁,身为沙虫之母的古代巨怪卡洛斯不甘寂寞,亲自出场,还自己干掉了一只毁灭者级收割者,这幕戏特意用了过场动画来展示,成为了系列乃至所有游戏史上最壮观的一幕之一。
那这个卡洛斯有多巨大呢?游戏圈内从来不缺探索和整理这些数据的闲人,毁灭者级收割者在游戏里主要负责星球地面任务,尺寸相比母舰收割者要小很多,经考据约为169米左右高,而卡洛斯则约有2980米长,能绞死收割者在物理层面上是有理可依的。
https://pic1.zhimg.com/v2-d4585ba2798e66699b0e060e0b5dae00_b.jpg
Bioware做到第三部续集,沙虫的尺寸终于超越了原著中的2700米。
但2700米的沙虫远远没有触及游戏开发者的想象极限,往前数几年,Xbox360上独占的《战争机器2》里就出现了堪称游戏史上最大的沙虫怪——深渊虫。
https://pic3.zhimg.com/v2-4c55f9ef0d222e7f3a724642ff04573a_b.png
在游戏里,玩家一开始会先被这只巨虫连直升飞机一口吞掉,然后就是神奇的时刻:玩家需要在庞大的虫体内切断血管,毁掉心脏,路上还要应付不少小虫怪——按照生物理论这应该都是体内寄生虫了。最终深渊虫被从内部毁坏,破地而出仰天吐血无数,之后僵死。
那么这只深渊虫有多大呢?考虑到游戏里它只在远景里露出一截身子,那张血盆大口连整个屏幕都放不下,而且体内世界实在广阔,都能容下无数人类大小的寄生虫,血管粗到好几米,只在心脏区域附近攻关就需要10来分钟,最终考据这只巨虫大约有40公里左右长,直径也达到数公里左右,远远将原著甩到后边,不仅是目前史上最大的沙虫,而且在所有游戏Boss怪里的体积都首屈一指。
https://pic1.zhimg.com/v2-ec6c8b453fc2188e16b2999d94b56274_b.png
到底要吃什么才能长这么大呢?这就牵扯到了沙虫的生态问题,这种东西真的用科学可以解释清楚么?
原著和游戏中的生态
生态问题依然要从原著《沙丘》讲起,毕竟这是沙虫物种诞生的起源。遗憾的是,哪怕是后面数部小说续集的篇幅,都没有描述清楚沙虫的生态。
这也怪不得原作者弗兰克·赫伯特本人,毕竟这个科幻巨著系列是软科幻小说的代表作,软科幻注重的是自然学,社会学幻想这些东西,不像硬科幻那样一定要有现实的科学基础理论打底。《沙丘》系列是首部讲环保题材的科幻小说,沙虫怎么个结构不是作者想表达的重点。
相关研究由民间爱好者来解决,有两位专门研究《沙丘》系列小说的人,各自推出了研究著作,一本叫做《沙丘解密》,另一本叫做《沙丘里的科学》,挖空心思想从原著的文字里,推理出沙虫的生态。经过两位不懈的努力,还算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沙虫生态。
https://pic2.zhimg.com/v2-52613f79608f99e13c99a1c085a872e5_b.jpg
沙虫跟虫类一样,也是从卵里孵出来的,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几个阶段,初期的幼虫体积很小,和普通长虫没有多少区别。这期间的幼虫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体积小而且身体软,很容易被吃掉或踩死,而沙虫的寿命非常长,最长的可活数千年,从幼虫发育到成虫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可能长达百年以上,所以沙虫的长成率很低。
到了成虫阶段,沙虫会逐渐长出骨骼来支撑庞大的身体,表皮也会逐渐被坚硬厚重的鳞片覆盖,嘴里会突出好几圈的尖牙,此时成虫的体积一般都在百米以上,从生物角度上来讲已经难逢敌手了。
https://pic2.zhimg.com/v2-7109d267df9157edd4fd1409199ebe4d_b.png
生活在沙地星球上的物种,饮食是个大问题,沙虫基本上靠的是沙粒存活,吃食方式可以参考地球上的鲸类,所以它们才有硕大的头部,而且基本由嘴组成,全张开的大嘴面积要远远超过实际的直径。由于不停的吞噬沙粒,过程中会吞掉一些沙中生存的幼虫当做营养补充。
那导致战火的香料源自沙虫的幼虫。成年的沙虫近不得水,但成长阶段的幼虫是可以分解水分的,这是幼虫正常阶段的必经之路,通过接触水源,幼虫才能进化到下一阶段,此时分泌出的化学物质经过光和空气的作用,会变成香料。这个香料在原著中可以延年益寿,还能激活人类潜能,所以才会遭受各方掠夺。
https://pic1.zhimg.com/v2-24dd702a7ebd50fbe66c7b130b706a88_b.png
此外沙虫长期在沙内活动,所以移动过程中会代谢出氧气;作为香料的原始来源,沙虫的气味并不难闻,据体验过的人类描述比较类似肉桂的味道,有时靠气味就能察觉到沙虫在附近。
《沙丘》系列的沙虫是小说里真正的关键物种,而因为利益的争夺导致沙虫和它们生存的星球趋向毁灭,正契合作者的环保主题。
https://pic2.zhimg.com/v2-be036fbe3412894b530c19f3371fd4f9_b.png
不过游戏里的沙虫怪们就没那么讲究了,平时吃什么喝什么,要多长时间能长这么大根本没有任何说明的必要,玩家看到一只屏幕都塞不下的巨型怪物,随随便便就能秒杀自己,这种惊险和视觉刺激才是游戏开发者关注的。
其实这玩意儿虽然名字里有“虫”字,外形也像个放大了几亿倍的蚯蚓,说到底还是个幻想世界里的产物,真正的世界里怎么会有如此不符合生态和物理规律的东西存在呢?
https://pic3.zhimg.com/v2-303cdf0420d123fc32ee01843425d8be_b.png
当然地球之外就不是当前能考据的问题了。
欢迎关注游研社微信公众号:yysa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