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三星堆文化在游戏中是什么样子的?

(2016-09-28 18:00:37)
标签:

杂谈

三星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其活跃年代从公元前2800年贯穿至公元前1100年。它的发现不仅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也令人重新认识了巴蜀文化,对历史学有着重要意义。其中三星堆文化也让人有着相当多的遐想,以至于有些文化产品不同程度地将其引入了自己的世界观中。

https://pic3.zhimg.com/v2-74cd729080dd64890233c383c778cc0e_b.png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的是,除了大家熟悉的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的官方微博也运营得人气非凡,网红一般的“我堆”对社交平台的历史知识普及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在国产单机游戏中,“轩辕剑”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系列。作为一个融合了历史、传统文化、大家思想、机关木甲的系列游戏,我们能从中发现不少三星堆元素或成为机关敌人出现在眼前,或成为场景中渲染神秘气氛的一部分,或成为世界观的重要设定。

https://pic4.zhimg.com/v2-de0765cf5d7e8dba3128eb67fd2fb277_b.png


https://pic1.zhimg.com/v2-4f1ac8abbae2bef103d7e289a4084484_b.png


青铜立人

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是《轩辕剑》系列中的常客,在《天之痕》的巴蜀古墓,《轩辕剑四》巴蜀祭庙,以及《轩辕剑六》的岷津,都能找到青铜立人的身影。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高172cm,底座高90cm,通高262cm。大立人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关于立人的交领部分,有的学者认为左祍,有的学者认为右衽,仔细观察青铜立人像,它的领口为V字领(鸡心领)或者对襟。而关于左衽的说法,实际是外层单袖半臂式放披连肩衣与中层V形领所造的视觉错误。

此外,学者们讨论最多就是大立人的手势之迷。有人认为大立人是手持玉琮,有人从三星堆出土的象牙结合手型推论立人所持为象牙;还有人立人手中应该是类似彝族毕摩用于祭祀的签筒;也有人认为这似乎是进行某种祭祀仪式的手势。

《轩辕剑六》DLC“天外之章”岷津中大立人的外形,则是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https://pic3.zhimg.com/v2-10d395ab40d881e73ea0aac81724835e_b.png


https://pic3.zhimg.com/v2-7e3696e34856d8239bdc841591c9a132_b.png


纵目面具

《轩辕剑》系列重要巴蜀元素来源之一就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在三星堆众多古蜀青铜面具,最瞩目要属纵目面具。纵目面具的双眼突出,双耳硕大,它所表现出的形象正是传说中第一任蜀王——蚕丛。对蚕丛的记载,见于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和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

《蜀王本纪》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
《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

虽然蚕丛未曾在《轩辕剑》直接出现,但在《轩辕剑》中却着墨不少。《轩辕剑四》与《轩辕剑六》的描述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古蜀蚕丛王的贤君形象。《轩辕剑》故事中,经历黑火浩劫后,蚕丛带领古蜀人民从山间石室回到平原重建家园、发展桑蚕、抵御夏人,留下禁用黑火的禁令,死后又将沉睡的柒封印在自己的陵墓中。

相传蚕丛爱穿青衣,今天的四川青神县与青衣江,便是因纪念青衣神蚕丛而得名。

https://pic1.zhimg.com/v2-fe55f0aef7c166f863fb4dcd161936a0_b.png


https://pic4.zhimg.com/v2-567da1d668b817f841036bc3e2a053df_b.png


蜀王杜宇

前有蚕丛开蜀国,后有杜宇拓疆土。同样在《轩辕剑》故事中,还有一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蜀王杜宇。杜宇又称望帝,是第四任蜀王。相传杜宇带领古蜀进入农耕时代,开疆拓土,死后化作杜鹃。他的时代大概是中原的商周时期。同样见于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和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

《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
《华阳国志•蜀志》载:“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

从《轩辕剑六》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杜宇不仅为古蜀王国开疆拓土,带领蜀民参与了牧野之战,在蚕丛王的遗志下,派战甲师与黑火门人展开了九鼎争夺战。

相传杜宇在命宰相鳖灵治理岷江的洪水期间,趁隙与鳖灵的妻子私通。然而在杜宇死后,百姓将杜鹃称为“望帝魂也”,无不对其表示同情和尊敬,可见私通一事或许只是流言。此外也有说法,称杜宇其实际上是被鳖灵推翻后逃亡,因复位不成,怨魂化为杜鹃。

https://pic4.zhimg.com/v2-0ed11d104599ba1a1ebfa69215cb9e8b_b.png

https://pic1.zhimg.com/v2-79e7629e520d7e4497445f39a06a1f7c_b.png


神树通天

神树建木在《轩辕剑二》《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以及《轩辕剑伍》《轩辕剑外传穹之扉》中均有出现,在轩辕剑的世界建木虽然不止一株,而《穹之扉》所提到的都广(又称广都,今成都双流境内)建木有迹可循。

https://pic2.zhimg.com/v2-a522494949a1a1ee65ac610ba7810fb9_b.png

《山海经•海内经》载:“西南海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大嗥爰过,黄帝所为。”
《淮南子•墬形训》另载:“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号与二号青铜神树,或许就是古蜀先民对神树建木崇拜的表现。其中,一号青铜树高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神树上的九只神鸟,被认为是太阳神鸟,所以青铜神树也被当作扶桑的象征。

https://pic2.zhimg.com/v2-fde38e96df8df24122e0e412e7df7139_b.png

《山海经•海外东经》曾记载:“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无论是建木,还是扶桑,青铜树神树所表象的都是对通天巨木的崇拜。

游戏《穹之扉》的故事围绕着通天神树尽头的天门所展开。同样,在古蜀传说中,不仅神树能够通天,天门观念也早已有之。古蜀先民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乘船到达天门(这让人不禁联想到《轩辕剑四》官方小说中,柒所创造的太空舱)。此后的蜀地便形成了以船棺安葬死者的风俗,祈愿死者死后升天。

https://pic2.zhimg.com/v2-91fb93a2052d57930b3ede97ddbfb74d_b.png


玉璋文化

璋属于礼玉六器之一。由于其形状和圭相似,所以文献中常常将圭、璋并称。从《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天子以巡守”,璋为天子巡狩的时候祭祀山川的器物。《周礼•大宗伯》记载:“以赤璋礼南方”,可见璋也用于祭祀南方。《苍之涛》中,涂山氏守护的夏后六祭器之一的朱雀之璋便是用以祭祀南方朱雀神的礼器。

同样,在古蜀的祭祀文化中,玉璋是祭祀南方与山神的重要礼器。《周礼•考工记》中记载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五种,而三星堆出土玉璋可分为三种(也说四种),一种斜边平口,称边璋;第二种牙璋,身宽柄窄,顶端磨成阔口叉开的牙刃。第三种为鱼形玉璋,具有蜀地有独特的风格。

关于中原玉璋和古蜀玉璋的关系,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但是,双方之间应该有交流。而且玉璋主要是祭祀南方之神与山川之神,四川在中国南方且四面环山,加之蜀地出土量大。玉璋不一定是源自中原。在东南亚地区发现的三星堆风格的玉璋,这应该是东南亚和古蜀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https://pic3.zhimg.com/v2-1fdb159f577df10cc7239c9442e27a7e_b.png

蜀身毒道

《轩辕剑六》设定中,古蜀曾与遥远的身毒(印度)常常交战。双方看似遥远,其实古蜀与南亚、东南亚早已通过蜀身毒道进行着频繁交流。

https://pic4.zhimg.com/v2-812892261b6369bbd2987efcf29f3793_b.png

蜀身毒道是我国古代一条从四川成都,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从保山出境入缅甸、泰国,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线,被称之为西南陆地的“丝绸之路”。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公元前122年,博望候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了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奇特发现,“居大夏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今印度)国。”《史记•平淮书》载汉武帝在听闻张骞的描述后,派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以广巴蜀。”

据考古发现,三星堆出土的海贝多来自于印度洋深海,这可能是古蜀与身毒直接或间接交流的产物。蜀身毒道的历史或许能够追溯到古老的三星堆文化时期,但是这条古老的路线直到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才正式进入中原王朝的视野之中。

https://pic2.zhimg.com/v2-e670a4ff1fb0e3cef30d03a6794f99b1_b.png

电子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在传承和发扬文化方面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的国产单机游戏在玩法和文化表现上还会有怎样的突破,而在轩辕剑系列里,古蜀文化还能挖掘出什么样的故事?还是让我们继续关注和期待国产游戏在这方面的表现吧。

本文经@四川轩辕剑后援会 授权发布




欢迎关注游研社微信公众号:yysaa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