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案例分析:孩子的撒谎问题系列之二(1)

(2012-12-28 16:25:07)
标签:

幼儿

撒谎

案例分析

教育

分类: 案例•策略

一个场景却可能有一千个匹诺曹

  

    孩子撒谎的表象可能是一样的,但不同孩子撒谎,或是不同时候撒谎的原因却是不尽相同的,可能会有的原因包括:

1、自我发展因素

  •  想象和现实混淆

2~3岁的宝宝已经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有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号称自己有假想中的朋友,看见长翅膀的大象等等。但这其实是由于幼儿所拥有的知识的限制,使他们有时候分不清幻想和现实,这与孩子的道德品行并没有关系。

  • 理解性心理错位

轩轩在幼儿园里抢了小朋友的玩具,老师过来告诉轩轩说“抢小朋友的东西是不对的,不能这样做,但是轩轩下次改了就还是好孩子”。然后,轩轩很高兴的走了,回家告诉妈妈说“老师说我是好孩子”。妈妈们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例子?宝宝误解了他人的意思,出现了“撒谎”的现象。

实际上,成人有时候也会误解他人的意思。而2~3岁的宝宝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有时候不能完全理解成人语言的意思,只能部分的理解言语信息,就会出现上面这样的情况。等宝宝长大一些,理解能力提高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 表现欲萌动

妈妈们有没有遇见过爱说大话的宝宝?例如背唐诗的时候说自己都记住了,但实际上没有记住;在幼儿园总是第一个说自己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实际上没有做完。

这一时期的宝宝表现欲很强,有很多还是“人来疯”。 当孩子学会一首新歌,画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画,会搭一种新的积木样式或会做一种新的游戏,就会高兴地向父母展示。这其实是宝宝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发展的表现。但由于这时候的宝宝还太小,又处于自我意识高涨的时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常常出现盲目乐观的偏差。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为说谎。

 

http://s3/mw690/9cf21dadtd1e5777540e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