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标签: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教育 |
分类: 家校•合作 |
我们不命令家庭:你们要这样做,要绝对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办。问题恰恰在于,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并且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和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中小学的家委会已经发展运作得相当成熟,在家校沟通、家长教育、学校服务乃至学校管理和决策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内,家委会这个词也并不陌生。教育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少学校也成立了家委会。但是在国家层面,由教育部对家委会提出要求,是史无前例的。这可能成为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环境系统。一方面,学校教育影响并制约着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以它的力度和成效制约学校教育的成果。如何让二者紧密结合,携手育人,发挥最大的效力,建立适合本国、本地区、本校的家校合作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综观国内外家校合作的模式、方法、内容,大概可以做出以下的归类。
类别 |
方式 |
具体内容 |
方法内容说明 |
基本 合作 |
家庭基本任务 |
关心孩子身体 |
衣食住行,为身体发育提供良好条件 |
关心孩子心理 |
保证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
||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
物质条件、精神支持、榜样作用 |
||
支持学校工作 |
对孩子学习进行必要的支持 |
||
学校基本工作 |
单项宣传 |
墙报、班报、小报、便条、联系簿(卡) |
|
双向沟通 |
家访、电访、校访、手机短信、互联网 |
||
家长参与 |
学校 |
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
家长会、个别家长见面会、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开学毕业典礼、节庆活动 |
学校 |
家长课程开发小组 |
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言献策,监督评价、反馈并提供服务; 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对家长参与的认识水平和技术准备)、家长的实际情况(素养、兴趣、需要、动机)对参与的水平和内容进行调整; |
|
专家家长教学小组 |
请家长上讲台:随机形式或系统安排 要点:根据家长特长、专业和职业进行安排;组织学生到家长经营或工作的企业参观 |
||
家长科研小组 |
为家长提供参与学校科研的环境,提升家长的素质与参与程度 |
||
家长教学评估小组 |
参与学校教学各方面的评估,如教师评估、学生评估 |
||
学校管理 |
家长委员会 |
家校联系的常设机构,拟定《家长委员会章程》 可以负责:反映家长意见;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学校重大决策,提出改进意见 |
|
学校领导接待日 |
如每月一次,可是个别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沟通 |
||
意见箱 |
在学校显著位置悬挂意见箱 |
||
问卷调查 |
全面征求意见与建议,了解家长满意度 |
||
为学校服务 |
志愿者(义工) |
家长可以参与到学校运作的各个层面,各尽所能,参与和支持学校教育 |
|
集资募捐 |
|
||
家长教育 |
家庭教育指导 |
家长学校 |
● 1. 有关社会发展与家庭关系的知识,主要侧重家庭背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知识; 3. 亲子关系的知识; 4. 有关家校联系途径的知识
●
●
●
● |
家庭教育讲座 |
|
||
家长指导手册 |
学校专为家长教育编著和订购,内容以了解合格家长标准,怎样成为合格家长为主; 两种类型:1)家庭教育指导;2)学校状况、学校安排、教师情况说明 |
||
家庭教育咨询 |
专业人员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与帮助 方式:面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 基本过程:提供咨询,进行跟踪,案例记录分析,汇集成册 |
||
家长交流 |
经验报告 |
|
|
家长交流 |
家长沙龙 |
参考: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http://s6/middle/9cf21dadt79683ac7957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