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谋学家韩非(中)法术势与性恶论

(2018-06-04 09:39:09)
标签:

韩非子

法家

秦始皇

权谋

性恶论

分类: 飞语古今


大家好,欢迎来到《飞语古今》,我是燕飞。


上一期我们讲到,韩非子认为,只要依靠法术势,哪怕是非常平庸的人,也能把国家治理好。法、术、势也是两千多年来,历代帝王们统治国家的“秘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秘方究竟是什么样的。

 

韩非之前的法家分为三派:

其一重“法”,以商鞅为代表。法就是君王的法令,用严刑峻法和丰厚的赏赐来推行法令。简单说,法家认为推行法令主要靠两种办法:听话就重赏,不听话就重罚。

 

其二重“术”,以战国中期的申不害为代表。“术”,就是权术,就是君王驾驭大臣的阴谋、权谋、手段。

 

其三重“势”,以赵人慎到为代表。所谓“势”,就是威权,权势。这一派的主张是,不仅要把国家的威权无限扩大,把每一个人死死地控制住,还要把这些权力全部集中在君王一个人手里,使用各种手段,形成一种威慑、恐怖的气氛,以此来压制百姓、控制大臣。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不仅继承了前面三家法术势的思想,还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帝王术。

 

比如,韩非告诫君王:必须牢牢的掌握"",绝不能有半点松懈。君王必须把杀戮处罚之权、赏赐之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一旦"失势",君王就会被大臣控制,就会产生灾难和混乱。

 http://s16/mw690/002Sarwvzy7kZtiyQcn7f&690


不仅如此,拥有了""的君王,还要把""""很好地结合起来。

"""最大的区别是,"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订立的制度,应该明文公布。而""则是君王控制臣下的技巧,必须是隐秘的,千万不可轻易示人。韩非认为,高明的君王必须懂得通过玩弄权术来驾驭群臣。

 

关于如何驾驭群臣,韩非子帮君王们出了很多具体的主意。比如他说,驯鸟的人把鸟的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剪断,鸟就不得不依赖人的喂养,那它还能不被驯服吗?英明的君主对臣子也应该这样:让臣子不得不仰仗君主的俸禄生活,那臣子又怎能不被驯服呢?他这一招其实就是剥夺人的经济独立性。

 

从商鞅到韩非子,这些法家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

以法赏罚之

以术操控之

以势威吓之

就是说:用暴力来威胁你逼迫你,用利益来诱惑你,用权术来操控你。

 

如果这三种手段都不起作用怎么办呢?势不足以化则除之,那就杀掉你。

除了法势术这三样东西,其他任何东西都是不可靠的。韩非子告诉君王,大臣们愿意为你做事,一是因为怕你处罚,怕你杀他们。二是因为想要得到赏赐。你千万不要相信谁会忠于你,谁会大公无私的为你献身。那些儒家讲的什么仁义道德,忠君爱国,亲情友情,统统不靠谱。

 

为啥呢?韩非举例说:老百姓“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因为男孩将来是劳动力,女孩是赔钱货,早晚是别人家的人,所以养女儿不划算,还不如杀掉。韩非认为,就算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充满算计的。为了利益,甚至连至亲骨肉都可以杀掉!

 

夫妻之间,就更不用说了: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备内》

夫妻本来就是没有什么血缘骨肉的恩情,相爱则亲近,不爱则疏远。

 http://s14/mw690/002Sarwvzy7kZtmmwrz7d&690


所以,韩非告诉君王,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也不能相信,为啥呢?因为他们总会因为某种利益而伤害你,甚至杀了你。

 

比如你宠爱某个妃子,你以为她是真心爱你吗?no no no,这个妃子肯定希望你死的越早越好,为啥呢?原因很简单:

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

女人一过三十就不再漂亮了,而男人哪怕五十岁了依然好色。人性使然,更何况你是君王,天下的漂亮女人都是你的,万一哪天你喜欢上别的女人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趁你还宠我,你最好赶快死掉,这样我的儿子就可以继位了。我儿子一旦继位,我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你最亲近的老婆是这样,整天盼着你死,一有机会甚至会搞死你。那么,你最喜欢的儿子呢?韩非说,儿子也一样,你对某个儿子特别好,立他为太子,你以为他就会对你好吗?恰恰相反,你一立他为太子,他就巴不得你死。假如你不死,谁知道将来你会不会改变主意呢?所以,一有机会,他就可能杀了你。

 http://s14/mw690/002Sarwvzy7kZtnVCoJdd&690


韩非为啥要举这些例子?就是为了推导出君臣关系的实质:

有血缘关系的父子,至亲骨肉是这样,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更是这样,充满了各种算计,为了利益甚至不惜除掉对方,那君臣关系便可想而知了。

 

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备内》

就是说,臣子对于君主,不是因为有骨肉之亲才为君主效劳,而是因为受到权势的约束,不得不为君主效劳,妻儿尚且不能信任,那其余人就更不能相信了。那你还能相信什么呢?那就是法、术、势。

所以,你看,这就是韩非子的整个逻辑推论。

 

说实话,有两点,让人不得不佩服他:

第一,他在阐述中提到了人性的阴暗面,虽然让人很不舒服,但必须承认,他说出了人性非常真实的一面。帝王之家,父子、兄弟为了帝王之位相互残杀的,历朝历代都有。普通百姓家,为了家产,兄弟相残的,也大有人在。夫妻,或者情侣之间,一旦感情破裂,反目成仇甚至酿出血案的,也屡见不鲜。

 

在利益面前,如果仅仅依靠道德说教,确实非常的苍白。韩非子对人性自私自利丑陋的一面,确实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和洞察,并且毫不留情的揭露。而且,他的思想本来就是说给帝王们听的。历史无数次证明,韩非子提醒君王的那些话,往往被他不幸言中,君王真是世界上最高危的一种职业啊,有些君王就是被枕边人、或者被亲生儿子直接害死的。

 http://s4/mw690/002Sarwvzy7kZtpxBMn73&690


另外,不知道大家发现没,韩非子的思辨能力确实是一流的。他的整个推论,逻辑非常缜密,层层推进,让人无话可说。

 

如果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就会发现,韩非子这些法家,之所以只相信法术势,是因为他们觉得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算计的,人性中充满了各种恶。所以,法家的思想其实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上的。正因为人性本恶,你坏我坏,大家都坏,所以只能依靠强制力来约束人性的恶,通过各种手段甚至是阴谋诡计来防范人。

 

韩非子的性恶论是从他的老师荀子那里继承来的,但其实,韩非子与荀子的性恶论完全是两回事。

 

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说:荀子之言性恶,与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

 

就是说,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其实并不矛盾。

 

在我看来,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是对孟子性善论的一种补充。孟子说人性向善,人性有善,荀子补充到:人性除了有善,还有恶。

 

那怎么办呢?可以通过礼仪教化,让人向善。荀子提出人性有恶的思想,其实是为了强调礼仪教化的作用,他并不是主张性恶论,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人向善。至少荀子的性恶论,没有韩非子那么极端,那么彻底。

 http://s13/mw690/002Sarwvzy7kZtrbEv21c&690


西方也有性恶论,最典型的可能是霍布斯。霍布斯说“人对于人是狼”,人与人之间就是冷血无情的,人性就是自私自利的,是充满恶的。

 

但是,请注意一点:读过霍布斯原作的就知道,首先他讲的只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陌生人之间通常是自私自利的,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感情联系。但霍布斯从来没有把这个意思,推到熟人之间、亲人之间,甚至骨肉之间。他从来没有说过,妻子对于丈夫是狼,儿子对于父亲是狼。

 

韩非子的性恶论与西方性恶论比较,有三大不同点:

第一,刚才已经讲到,韩非子的性恶论,比荀子和霍布斯都要极端和彻底。

 

第二,因为性恶论,西方发展出了一套约束权力的制度,让掌握权力者无法作恶。而韩非子,却是反过来帮助掌权的人,利用人性的恶来控制人。这就导致了中国社会两千年来都是权力本位,或者叫官本位,权力者主宰一切。

 

更糟糕的是第三点:不管是荀子,还是霍布斯,他们的性恶论都只是一种事实判断,就是承认人性有恶这个事实。而韩非子的性恶论,不只是事实判断,按照清华大学秦晖先生的观点,韩非子的性恶论更是一种价值判断。这里我要向秦晖先生表示敬意,是您的观点让我对法家思想,对韩非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比如,韩非子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性中确实有自私的一面,荀子或霍布斯都指出过类似的事实。所以,这是事实判断。但如果更进一步说,人自私是好的,不自私反而不好,这就是价值判断了。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要治理好国家,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就可以,但是,韩非子却告诉君王:最可怕的大臣是“不畏重诛,不利重赏”,那些既不图赏赐也不怕惩罚的人,那些既不爱钱也不怕死的人,是君王无法驾驭的,是一种隐患,最好除掉。

 

一个人在朝庭做官,如果你是个正直清廉的清官,反而无法生存下去,甚至还会惹来杀身之祸,因为皇帝会怀疑你别有用心。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有很多。我在讲商鞅变法第二期时曾讲到萧何,他就是通过自污,搞一点贪污腐败的事,才让刘邦打消了对他的怀疑。

 

还有,比如秦始皇派王翦去攻打楚国,楚国是当时唯一有可能与秦国争霸的大国,所以秦始皇几乎把全国能派的兵都交给了王翦。王翦在临行前,跟秦始皇又要土地,又要黄金。秦始皇不仅没责怪他贪婪,反而非常高兴,要啥给啥。王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用他的话来说:我哪里是希图这些钱财,但如果我不这样做,主上怎么放心把那么多兵力交给我啊!


 http://s5/mw690/002Sarwvzy7kZtsJKG8e4&690


所以,韩非子极端的性恶论思想,往往会把人导向一种恶,你不作恶都不行。

 

要理解韩非子的核心思想,关键就是六个字:法术势、性恶论。

韩非子的思想,其实就是教君王们如何利用人性的恶,使用法术势来进行统治的帝王术。

 

这些帝王术确实非常阴损,非常毒辣。不过,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韩非的一些术,以及思辨能力,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能帮助我们明察事理,学会思考,甚至是掌握某种具体的技术。

 

比如,韩非讲了一个厨师被陷害的故事。说有一天,晋文公吃饭时,发现一道烤肉上缠着头发,顿时勃然大怒。眼看厨师就要人头不保了,他吓得急忙跪下说:小人死罪啊!小人的菜刀非常快,所有的肉我都切断了,可偏偏没切断这头发;小人把这个肉放在火上烤,肉都烤熟了,油都烤出来了,可居然没有把头发烧掉,小人确实罪该万死啊!

 

晋文公一听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头发是有人后来故意缠上去的,明显有人想陷害厨师。

 

韩非说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啥道理呢?就是遇到事情不要急,不要慌,不要匆忙下结论。要冷静想一想,这件事对谁有利,对谁有害,分析利害关系,盘查犯罪动机,这样就可以找到作案的人,这就是韩非的“术”。

 

关于韩非之死的真相,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放在下一期讲。下一期我还将分析法家与诸子百家的关系,理清法家思想的来龙去脉,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看看哪些是需要继承的,哪些是需要反思和警惕的。

 

谢谢大家,如果喜欢飞语古今的话,记得订阅和关注哦。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直接搜索“飞语古今”就可以。

我是燕飞,一个试图从迷雾中寻找真相的年轻人。


P.S:如果喜欢看视频的朋友,可以到优酷搜索《飞语古今》围观。

本文原创,版权归《飞语古今》所有,禁止商用,侵权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