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世良】新教师亮相课反思

(2014-10-23 04:08:27)
标签:

教学反思

分类: 反思体会

上好一堂课,收获一份好心情

——2014年新教师亮相课反思

胡世良

设计亮相课,我的主导思想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让学生的表现出彩了,自已的课堂也就出彩了。这个问题上我绝不想要表演课,绝不在课前安“托儿”,这是我底线。我的理解是,一堂哪怕再差的公开课,都比任何一堂“完美”的表演课更有教研价值。今天的课堂,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实验改进方面,得到备课组老师们的肯定。在细节的处理和放手让学生做与说的程度上还不够。总的来讲,成功大于不足,课后心情还不错。现将自已上课的得与失总结于后:

第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主观上,自已想把亮相课上好。这是一次有准备的公开课,如果经过准备都上得不好的话,很难相信平时的课堂会很好。很早以前,我就看到了自已亮相课的时间安排,也就是很早以前我就在推算自已到时大概要上哪些课题。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了变化,几经订正,根据进度,最终确定了《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课堂只有40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有效教学,关键在备课。课前我读了教参、教案、做了习题,明确课标要求,制定了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针对《汽化和液化》这节内容,我安排成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得出关于沸腾现象、特点、沸点以及沸腾条件等一系列知识,第二课时安排蒸发及液化。实验准备方面,我查阅了资料,改进了实验,提高了效率。演示实验用了 80的水使保鲜袋中的酒精沸腾,现象明显。分组实验用试管代替烧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缩短了加热时间,实验效果好。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些准备得到了备课组老师们的肯定。

第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的知识才印象深刻。以前自已不太注重通过实验获得知识,认为只要把考点讲到了就行,导致学生总是在看似简单的知识上出错。来到新学校,在物理名师梁校长和备课组的熏陶下,我逐渐的转变了观念。今天的课,我演示了保鲜袋中酒精的汽化和液化,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效果明显,成功的引入汽化和液化。水的沸腾让学生分组实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结论自然生成,难点迎刃而解。学生愉快学习,获得知识轻松难忘。

第三,上公开课累了也收获了。公开课要有好效果,就必须认真准备。备课和实验准备,是一个繁琐的工作。不累就不能出效果,还好今天累了也收获了。上好一堂课,自已收获一份好心情,找回点成就感,“成功是成功之母”,它会激励着我去实现下一次成功。准备的过程和最后的教学效果为自已积累了大量直接经验。

第四,学生出彩了,课堂才真正出彩了。正如名师们所说,老师讲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老师的精彩讲解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动起来,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今天我尝试着这样做,我感动了。真的是全班都参与了课堂,有时一个组六名同学集体举手要求发言,特别是平时“最差”的陈德彬、高宇杰、罗文然等同学都受到了感染,我也及时给他们机会,这一点让班级的科任老师们赞叹不已。我也惊喜的发现,集体学习的力量竟是如此之大。今天的经历让我找到了课改的感觉,以后将朝这个方向前进。

第五,收获了许多改进和提高的办法。教师还是有点紧张,不时有口误,说明锻炼还不够。上课的语气和语调平缓,还不够抑扬顿挫,在平时授时中还应针对训练。放手发动学生的程度还不够,要相信学生,他们能得出的结论,老师就没必要重复。知识取舍不明确,总是想到面面俱到,使得课堂时间不够用。学生实验后,如果能准备实验报告单,让学生填空在《学练案》上,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之,上好一堂课,收获一份好心情。我期待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201410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