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同行”庆百年华诞晚会、院士讲座、拍摄微电影《圆梦》……宁波效实中学百年校庆活动从本月20日持续到25日,一系列校庆活动精彩纷呈。来自天南海北的5800余名校友们赶回母校,共襄盛事。
“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五四届初中学生邬曼郎。”“咱们多少年没见了,老了老了。”“有没有人看到胡建军老师、张弛老师?”……
百年校庆期间,这样的声音在校园里到处可以听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轻快的笑容,共话效实岁月、共叙校友情是大家共同的主题!
吴彦 毛信意
忆恩师
老校友热泪盈眶
20日,效实中学百年庆典当天7点不到,“照片墙”前就挤满了老校友,他们正在历代毕业照前寻找当年自己和同学的身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颜秋生从口袋里拿出自已从校园网下载后印出来的同学合照,满怀深情地告诉记者:“我1951年至1954年在效实读完初中和高中,你看,这是我们当年同学的合影。虽然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但当年上学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效实中学的老师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我的化学老师孙佩兰,当年教的化学内容,已经达到了大学一年级的水平,因此,我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后,读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都非常轻松……”
当说起孙佩兰老师至今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时,颜秋生热泪盈眶,几度哽咽。
学校体艺馆前正在拍合照的一群老校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拍照完毕,上百号人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名叫秦世卿,1970年起在效实中学教书直到退休,一共带出10届学生。“你看,这是我教过的200多名学生,”秦老师指着眼前的学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虽然和其中好多人数十年没见,但我还能认出他们,我真想和每个人都好好聊聊天,可惜时间不够啊。”话音刚落,秦老师又被77届学生“包围”了起来。
来自北京的一位秦老师的学生说,他们成立了专门负责联系同学的聚会筹备组,建立通讯录,挨个打电话、发邮件联系老同学。“你看那边的那个穿着柳条衬衫的,是北京来的,这次那么多同学能来多亏了他,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走访,找到了很多同学,而且这次百年校庆提前一周就过来了,帮助大家安排具体事项。”
除了学生们满怀感恩之情,前来参加庆典外,效实中学也满怀感恩之情,请来了首任效实学会会长李霞城的孙子李光星和李光昭及曾孙李勇、效实学会会员赵家荪的后代赵基础、葛天恩和另一位创始人叶叔眉的孙女叶珊来夫妇。
镇海小港李霞城(李镜第)是盐业老板。1912年,效实学会成立,李霞城被推举为首届董事、会长。为保证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他每年为效实中学捐钱五千大洋,在1932年病逝时,还为效实欠债七千大洋。
李霞城的孙子李光星曾在效实念初中,他说:“爷爷留给我们的是爱国爱乡爱教育的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校庆期间,效实中学共有5800多名校友返校。校园里到处可以见到老校友相互拥抱的身影,听到共忆往事的欢笑声。几乎从每一个老校友口中我们都可以听到同样的感叹,“效实变了,旧貌换新颜了”、“希望母校越走越好”……
念情谊
校徽记忆终生难忘
记者观察发现,许多前来参加百年校庆的校友胸前都佩戴着效实中学的校徽,但校徽的形状、图案、字体各有不同。
学校副校长张悦介绍,学校在不同年代有不同样式的校徽,建校百年来,已有11个样式的校徽。最新版本的校徽从本学期开始使用。
这一枚枚不同年代的校徽都在诉述着每代效实人与母校的情谊,见证着效实的历史。为了给校友们留作纪念,学校特地制作了4000余枚学生校徽,600余枚教师校徽,免费分发给校友。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校徽被一抢而空。
“你看,我的老校徽写着宁波五中呢。回去后我会把两枚校徽珍藏在一起。”这是一枚成年人食指大小的校徽,小铜片上原本白色的底漆几乎脱落殆尽,然而近五十年来,校徽的主人65届校友王介堂却一直珍藏着它。
在校园里,记者还遇见一对夫妻,他们给自己6岁的孩子提前领取了一枚校徽。“希望十年之后,我们的儿子也会成为一名效实人。”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先生都曾在效实度过了六年的学生时光。他们想以这枚校徽为证,希望自己孩子能在这里启航梦想。
不少迟来的校友因为没有拿到校徽而备感遗憾。“真遗憾,晚来了一步。虽然每一枚校徽的成本价值不高,但它在我心中的分量很重,它带给我的是光彩,是骄傲,也有对母校的归属之情。”51届校友钱鸿瑛说。
随着校庆的到来,“人人网”上效实中学讨论组里关于母校的讨论也越发热闹。记者注意到,这个讨论组的头像就是一枚金色的效实校徽。照片拍摄者校友祝宇说:“之所以选用校徽作讨论组头像,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塑料片,承载着我太多尤为珍贵的回忆。”
祝宇说,2006年他还是个对高考既恐惧又憧憬的高三学生时,有一天突然很想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留下些什么,于是拿起相机,取出常用的一支钢笔,打开书桌馨黄的小灯,摆上那个再熟悉不过的校徽。“依稀记得当时是那么不喜欢戴校徽,在那一刻却是那么可爱。如今,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效实点滴仿佛昨日经历。”
副校长张悦介绍,校庆前夕,还有许多老校友亲自把当年自己戴过的校徽赠送给母校。较早的有,22届校友冯伯禾赠送的1923年其弟享嘉用的圆形瓷质校徽,36届校友徐武歆赠送的三角形的校徽等。
述历史
拍微电影记录学校发展史
为了生动地展现学校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效实中学拍摄了一部20分钟的微电影———《圆梦》。
在微电影中,学校百年发展史被划分成4个阶段,即效实建校初期、上世纪七十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和现阶段。
故事主线由女生“小晴”串起,她受校方委托,负责百年校庆的特刊,她用独特的视角,通过虚幻与现实的结合,来组织拍摄素材,从而使影片既具有现代感,又具有历史年代感。影片最后,把效实一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经典老照片一张张地呈现,并配有文字解说。
这次参加演出的所有演员,都是在校内海选产生的。男一号是效实建校初期的代表人物———效实知名校友、享誉海内外的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而女一号是一位现代时尚的女生,取名“小晴”,意为‘校庆’的谐音。另有10多位家长演员和10多位学生演员及老师演员。
扮演男一号“童第周”的“演员”,是一位名叫徐天宇的男生。如今,他已步入浙江大学。看着自己主演的微电影光碟送到校友手中,徐天宇很自豪,“出演童第周这个角色让我兴奋,演出经历也将激励我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效实中学为拍摄这部微电影,聘请了专业的摄制团队,其中担任制片、监制的裘野,是资深导演、制片人,香港健康卫视导演、制片人,也是效实中学的毕业生。她参与制作的《共和国不会忘记》,获国家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参与拍摄电视剧《蒋氏家族》、《丰镐房轶事》、《徐福东渡记》。
另外,学校还收到了许多校友们亲手设计制作的,纪念学校成长史的礼物。2009届校友李云亭设计了一幅百年校庆海报,用1912至2012间的100个字母设计出“效实”二字;2008届校友们制作了原创MV,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和香港的效实校友都制作了MV祝贺学校百年华诞。
八方校友在为母校送来贺礼的同时,亦与这所百年名校共畅未来。
效实校友、温州市市长陈金彪说:“百年校庆,昭示着往者的奠基与创业,也召唤着来者的传承与创新。效实曾哺育我们,让我们引以为豪。如今我们作为效实人,更应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创造辉煌,让效实为我们而骄傲。”
兄弟院校、上海“储能中学”校长周政说:“相信,经历过烽火洗礼的效实与储能,将心系彼此,辅车相依,将一如既往地承接先贤薪火,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不断超越创新。”
①:校友们在历代毕业照前寻找昔日的自己。
②:效实中学百年庆典现场。
③:宁波市原副市长陈守义(图右)和效实北京校友会会长陶瑜瑾(图左)为恩师蔡曾祜铜像揭幕。
徐亮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