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傍晚,夜幕降临,没有了白天的拥挤和喧闹,医院显得格外寂静。只有急诊科灯火通明,繁忙有序的接诊着一个又一个患者。
18:05
一例外伤缝合即将处理完毕,又一位外伤患者前来就诊。该男性患者57岁,护士见他神智清楚,由同事陪伴步行前来,嘱患者诊室外候诊。
18:12
护士听到有人呼救,到诊室外发现患者言语混乱,眼神涣散,肌肉僵直抽搐,口鼻溢血,牙关紧闭,紧急呼叫医生。医师薛亮赶紧将患者半侧卧置于地面上,放置为昏迷体位,头部偏侧,擦拭口鼻,拍击后背防止误吸,同时请护士刘莉呼叫病房医生。患者肌肉痉挛逐渐缓解,但呼叫已无意识,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急诊科其他值班医护人员黄薇医师、顾亚娣护士等这时也放下手中工作,赶来参与抢救。
18:20
患者意识丧失,紧急抢救,记录患者血压150/90mmHg、心率98次/分。病房一线王甝医师赶到抢救现场,患者再次出现抽搐(疑似癫痫发作)。王甝撑开患者咬合,清除口内血凝块,吸氧。手麻科曹静医师也赶来参与抢救,开放患者静脉通路给予林格液500ml。大家将患者抬上平车,推进诊室,连接心电监护仪。病房二线医师李建华医嘱连接吸引器,口鼻内随即吸出大量粘稠血性液体,检测血压80/50mmHg、心率87次/分、血氧饱和度96%,并初步判断颅脑外伤,准备转天坛医院抢救。院总值班韩秀欣及时与天坛医院、120急救中心联系院际转诊。
18:25
患者躁动,但仍无意识,不再配合抢救。医护人员及时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已转为比较平稳,与患者家属协商同意后决定不再等待120,及时转院治疗。
18:30
在总值班协调下,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和病房、监护室医生共同将患者转至天坛医院急诊抢救室。
这次抢救是对我院应急能力的一次考验。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救治,说明急诊科医护人员平日训练有素,面对突发情况能够临危不乱、抢救得力,急诊科和病房、手麻科等相关科室的“绿色通道”畅通、高效。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协调,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三好一满意。(急诊科供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