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一部令人感动和震憾的书籍(上)

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读书 |
翻开《酥油》,序的第一句话就深深地吸引了自己。“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真实的弱势者,你才能真切地感受人间的疾苦与贫困”,就是这句话,牢牢地拴住了自己的心,让自己快速地阅读起来。
点燃一支迷香
我要说一个迷香一样的故事
让你慢慢来听
想象自己是那个酥油一样的女子
有着酥油的精炼、酥油的光
如藤条一般的柔韧爱情
也是你的梦想
那些明亮的孩子
也是你的希望
纵然那个青年渐行渐远
他结愁的背景
也是你的牵挂
他身体匍匐的地方
也是你的天堂
故事就是从这首诗开始的。初次读到它的时候,我并不能很好地体会其中的深意,当我读完上篇,再回头仔细看它,我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故事看似简单,但却不断地感动着我。一个汉族姑娘,是什么样的勇气才能做到这些?
初次看到雪山,她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她的描绘就和自己初见雪山时一样。我知道,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就连她对雪山的感受也是如此的真实!我无法把这个故事当成一个普通的小说,因为它本来就是真实的!它就来源于藏区最真实的生活!
如果不是读这本书,真的不敢想象藏区会有那么多的孤儿,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梅朵就是花儿的意思,主人公的名字让我想起了秋天进藏的日子,记得在一个写着梅朵的房子前拍了照片,于是赶紧找到那些照片,仿佛这样就能与梅朵老师走得近一些,就能更好地理解她的善良和美丽,理解她对孤儿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梅朵老师进入藏区是因为父亲,因为耿秋画师。父亲一直就在做孤儿方面的工作,这影响了梅朵,恰恰梅朵又遇到来内地做画的耿秋画师,于是成就了她走进藏区的行动。藏区的生活很艰苦,描述的与我们看到的可能有着很大的不同,毕竟我们只是过客,而不是真正的生活。
生活艰苦,工作难做,危险众多,不被理解,文化不同,这诸多的困难,如果没有理想的支撑,没有坚强的毅力,真的是难以坚持。
如果自己也如梅朵一样走进藏区,是不是早就返回了内地?早就放弃了理想?
读完上篇,已经是泪水连连,感动,感动,还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