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整理,规划人生——《读亲子整理术》有感

标签:
育儿喆妈公益阅读 |
分类: 亲子阅读 |
生活中,有好多的家长,包括我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自己的玩具、衣服、书本总是到处丢弃,而妈妈们除了指责批评孩子的捣乱之外,往往最后还是自己无奈地把孩子们随意抛洒丢弃的一样样东西各归其位。
而当父母们为孩子收拾乱摊子手忙脚乱的时候,孩子们却常常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站在旁边置身事外看着妈妈忙得不可开交也不施以援手,好似整理收拾房间和物品与自己毫无瓜葛似的。
当然也有时候即便孩子想参与其中和妈妈一起收拾,我们也总是觉得孩子的帮忙似乎只是添乱,还不如自己全部代劳来的迅捷。所以即便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做,也常常会被父母剥夺了这样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就心安理得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整理收拾自己留下的烂摊子完全变成了父母的义务和工作。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整理是一切的开始。一个连自己的房间和玩具都管理不好的孩子,何谈长大以后改变自己、掌控人生呢?可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整理、爱上整理,不仅关乎现在能否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条理的人。也关乎孩子的未来,决定着孩子能否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掌控自己的未来。
很幸运的是再一次通过喆妈公益阅读申请到了由日本亲子整理第一人——辰巳渚创作的《亲子整理书》,细细的读完,茅塞顿开。正如书中所说:整理之中有着人生的基础。通过整理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生活能力——我们的生活是由物品构成的。如果擅长整理物品,就可以获得心灵充实的生活能力。
交际能力——整理可以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习惯。
生存能力——整理可以培养孩子用头脑却思考,用身体去试行的生存能力。
理论上的分析虽然高屋建瓴,可是总会给人有些虚化的感觉,如果你还不肯信服的话,不妨通过书中图文并茂的整理训练来一观端倪吧!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信息繁杂、物质纷乱的现代,要学着从庞杂无序形态各异的信息和事物中迅捷的整理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来,分类和辨别的能力是第一步。“分类不仅是提高效率的工具,更是构筑世界观的基础”,书中设计了琳琅满目的“分类整理”小练习,在游戏中,让孩子领悟“分类整理”的魅力。在看这一章节的时候,正和臻臻坐在回家的车上,小人儿顾不得一路颠簸,和妈妈边看边做,不亦乐乎呢。
有时候我们看孩子把自己的房间弄的一团糟,就会疾言厉色的要求孩子赶紧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可是我们的孩子面对被自己折腾的乱七八糟的房子也会手足无措,到底怎样让乱糟糟的房间变得整洁干净呢。其实一个很简单的原则,或者说是整理的王道就是——放回原处。
所谓“整理
”,就是把散落在外的物品放到原来的位置上。例如把丢到床上的书本放回到书架上,放在餐桌上的铅笔放回写字台的笔筒里。即使看起来很乱的东西,只要“放回原处”就大功告成,掌握了这条简单的法则,整理的难题是不是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呢?
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岁看老”,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往往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会整理,从今天做起,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让孩子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孩子定然会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从整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