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下午到幼儿园接臻臻,下了楼臻臻又要求玩一会儿滑滑梯。因为晚上不用坐班,时间很充裕,也就由他去玩。看着臻臻在滑滑梯上快乐玩耍,对于妈妈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怡然自得的享受。
和臻臻一起在滑梯上玩的有十几个孩子,他们在滑梯上一个个生龙活虎,神采飞扬,玩的不亦乐乎,家长们两个一组三个一团在一起也谈论着各家孩子的情况。
不知不觉闭园的时间到了,传达室的大爷过来告诉家长该带着孩子离园了。我急忙招呼臻臻回家,虽然小家伙依旧意犹未尽,但是还是很听话的从滑梯上下来,拉着我的手准备回家。其他的家长也招呼孩子们下来回家。而一个和臻臻一般大的男孩,似乎不肯买妈妈的帐,妈妈再三要他下来回家,甚至吓唬他再不下来,妈妈单独走,把他留在园里。可是小家伙就是对妈妈的威胁充耳不闻,自顾自在滑梯上玩着,怎么都不肯下来。
孩子的妈妈无奈的爬到滑梯上,想把孩子拉下来。没有想到孩子看到妈妈上来火冒三丈,妈妈一拉他,他就开始歇斯底里的哭喊起来,然后躺在滑梯的平台上打起滚,嘴里还不停地叫唤着:“坏妈妈,我不走!”妈妈看着嚎啕大哭的孩子也无计可施,只好抱着孩子离开,而孩子在妈妈的怀里还是不住挣扎,手脚并用,在妈妈怀里又踢又打。但妈妈还是强硬的把孩子抱到车里,带着他离开了,身后留下一阵凄厉的哭声......
看到这一幕,我心也颇多感慨。对于五六岁的孩子,不听话似乎是通病。我也常常纠结于臻臻的“硬耳朵”。尤其是吃饭的时候,你越是让他快点吃,他越是坐在那里磨叽,嘴巴里还东扯葫芦西扯瓢的说个不停,让急着上班的我几近抓狂,有时候气急败坏的都想上演一场“全武行”了。可是我知道,把孩子打一顿只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的粗暴教育方法,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对症下药,方可以汤沃雪!
我们总是埋怨孩子怎么这么听不进话,常常把你的三令五申当做耳旁风。其实,孩子们并不想惹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气,只是孩子没有像大人一样的紧迫感罢了。所以,有时候你越是催促他,他越是磨蹭,你急他不急,你要他往东他偏要往西,把你气的心中的火抑制不住的蹭蹭往上冒,禁不住声色俱厉的呵斥孩子让他顺从。如果冷静下来想想,孩子有什么错呢?孩子是在按照孩子的时间表生活,而大人却是在按照成人的时间表生活和做事,把自己的紧张和压力不自觉地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了。
况且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往往都是孩子正在做一件他特别感兴趣,全神贯注做的事。要知道,五六岁的孩子比小时候的兴趣范围更加广泛、程度更加强烈、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更长了,因此当他们正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很难让他们马上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正乐在其中呢。
如果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就可以理解自己的孩子了。比如你醉心于上网写博客,但是你的老公却不理解你。当你正专心写博文的时候,你的老公走过来对你说:“别写了,该做饭了。”但是你没有任何反应,还在写着。这时候你的老公可能就会生气,口气也会变得不耐烦:“你怎么还不停下来,天天就喜欢做些没用的事。饭也不做。”听了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会很窝火,你是否会立马关了电脑去做饭呢?其实,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当他们聚精会神做一件喜欢的事的时候,他们也听不见大人的话。这时候,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竖起耳朵听我们的话,做要“言必信,行必果”呢?
孩子也像成年人一样,别人命令他做事或者威胁他的时候,他总是故意拖拖拉拉。所以父母需要保持冷静。为了避免自己被激怒,父母在提出要求的时候,可以事先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也适应缓冲一下。可以对他说:“我可以允许你画五分钟,之后你就必须去洗澡了。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今天晚上读故事的时间就没有了。”
孩子到底有没有听见你说的话,可以让他看着你的眼睛,把你说的话重复一遍。这样,你马上就能弄清楚孩子到底有没有听见你所说的那些话了。如果你的孩子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比如,他不会关上电脑,那么当你让他重复你的要求的时候,他就能趁这个机会告诉你他不会做,你也可以指导他做这件事了。
在游戏中让孩子顺从。
孩子虽小,但他们都有竞争的意识,也希望自己成为胜利的一方,喜欢当第一名呢。比如吃饭的时候与其不停地催促孩子快点吃饭,倒不如和孩子玩比赛的游戏:“我们比赛好不好,看谁先把自己的米饭吃完,谁就是第一名奥。”当孩子表现出感兴趣的情绪的时候,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这样比起你的催促或许是事半功倍。
孩子都喜欢把自己装扮成故事书里的人物,孩子一旦成为故事中的人物,反而能更加认真倾听父母的讲话了。父母与其在睡觉问题上和孩子发生冲突,还不如和孩子一起张开幻想的翅膀。先顺着孩子的思路设想:“如果我们从来都不需要睡觉,那该有多好啊。那我们能很多天都不睡觉吗?......”孩子会很高兴和你一起无边无际地遐想,然后,你可以话锋一转,和他一起想如果每一个人都像猫头鹰一样晚上不睡觉的话,那么白天会怎么样呢?这样,他很可能去考虑和接受现实生活的安排了。
父母要以身作则,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话。
当孩子告诉你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停下手中的事,看着孩子,专心听孩子讲话。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做一个好听众,那么孩子才会跟父母学着做。
避免在短时间内让孩子开始做花费时间的事情。
当孩子听话的时候,要及时的鼓励夸奖孩子,是个好听众。
当孩子情绪不佳不愿听话的时候,父母要理解孩子。
有时候,孩子行为懒散,注意力不集中,或许是他感觉自己具有控制能力的一种体现,他想通过不理睬的方式告诉你:“我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我想做的时候再去做。”当然在孩子累了、饿了、发脾气的时候,他也不会听从父母的要求。这时候父母应该体谅孩子的情绪,给孩子机会让他放松下来。
感谢奥奥的热情推荐,登上育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