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建胆琴心2007
建胆琴心2007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562
  • 关注人气:6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2012-09-20 14:09:40)
标签:

育儿

分类: 妈妈手记

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2011年6月26日河西公园)

    自从进入高三毕业班,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学校坐班,忙着备课或是改作业,忙碌不堪。除了下午接臻臻回家能够亲密相处的那一个小时,已经好久没有好好陪臻臻了,心里真是好愧疚。可是在其位,谋其职,既然没有办法走出来,就只能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量多陪陪孩子,不让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感到孤单,更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晚上没有课,就带着臻臻一起到学校,他可以坐在我旁边画画,看书,而我安心备课也不用牵肠挂肚。到了办公室,臻臻和办公室里的叔叔阿姨们打过招呼,便坐到我的椅子上拿出文具准备画画,我也忙着打开电脑备课。可臻臻突然仰着小脸瞅着我小声地说:“妈妈,我饿了。”

“饿了?”臻臻的话让我很是纳闷,在家里刚吃过饭,而且胃口很好,吃的不少,怎么一会儿功夫又饿呢?再说,办公室里也没有好吃的东西呀。我只能安慰他:“怎么这么快就饿了呢?这里没有好吃的呀,我们呆会回家再吃,可以吗?”“好吧,回家再吃。”臻臻很懂事的点头,然后继续安静地画画了,再也没提“饿”的事。

有孩子相伴的时间似鸟翩翩过,不知不觉两节课就结束了,听见铃响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可是臻臻却站在桌旁怎么都不肯走,嘴巴里还嘟哝着:“我还是饿。”“这不马上回家了吗?不是说好回家吃的吗?”我的语气里有些不耐烦了。“妈妈,其实吃点糖就不饿了。”臻臻的话锋一转。“吃糖?”我一下瞥见桌角放着的两块糖,恍然大悟,那还是几天前同事给的,早被我遗忘了。原来臻臻的小心思一进门就放在了这两块糖上呀。他说饿的时候,潜台词是想吃这两块糖,而我完全没有想到,还纳闷怎么会这么快就饿呢?

突然想起来,每天下午到幼儿园接臻臻,臻臻见到妈妈的第一句话都是要紧张地问:“妈妈,你今晚有没有晚自习呀?”如果我说:“有啊!”臻臻的脸就马上沉下来,撅着小嘴满腹委屈:“我不喜欢你有晚自习。”如果我说:“今晚没有。”臻臻立马激动地手舞足蹈,小手做胜利的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幸福的光彩在眼睛里闪耀。一边兴奋地叫着“耶…耶…耶!好幸福吆”,一边兴高采烈的跑向楼下的滑滑梯。

其实臻臻问我有没有晚自习,潜台词是希望妈妈没有晚自习,这样就可以多陪陪自己,就可以在幼儿园多玩一会儿滑滑梯,要知道臻臻对幼儿园的滑滑梯可是特别钟情的。听懂了孩子的话外音,即使我有晚自习,急着回家准备,我也会对臻臻说:“妈妈有晚自习,不过臻臻依然可以玩一会儿滑滑梯,只是不能让妈妈迟到,可以吗?”臻臻听见妈妈的话,一样会笑逐颜开,而且还会善解人意的体贴我:“妈妈,我不会玩太久的,你放心。”

看着臻臻在滑滑梯上和小朋友们快乐的玩着,我也沉浸在这份恬静的幸福中了。当孩子满怀希望的时候,不要因为大人的繁忙就忽略孩子的感受,把孩子从希望的巅峰推入失望的谷底,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够听懂孩子的心声,才能读懂孩子对你的依恋。

当我们的孩子慢慢长大,他们说起话来,不再直截了当,而是变得委婉含蓄起来。比如臻臻回家告诉我:“今天中午,默默在幼儿园因为吃饭快被老师表扬了。”这个时候我千万不可以说:“你怎么没有被表扬?肯定是因为你吃的太慢了,瞧你天天吃饭那个磨叽样,老师怎么会喜欢呢......”其实臻臻或许只是想向妈妈倾诉一下情绪,没有想到换来妈妈一番长篇大论的指责,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自然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孩子所需要的是妈妈的鼓励和理解。所以,我可以对臻臻说:“这么棒呀?其实,妈妈知道臻臻也能够吃的很快,让老师表扬的。瞧,今天臻臻手工做的很棒,孙老师就向妈妈狠狠表扬了臻臻。”听了我的赞许,臻臻乐不可支,一抹红云脸上飞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果然,第二天,臻臻吃饭也特别的认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孩子学会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是孩子成熟聪慧的表现,这说明我们的孩子开始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了。呵呵,原来小孩子的心思一样细腻,父母可不能小瞧孩子灵巧缜密的内心。要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也才能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懂他的、理解他的,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认同,才能更加信任依恋自己的父母。

    听懂孩子的“潜台词”,你学会了吗?    

 

 

好久没有上育儿首页了,感谢管理员牛子壬的鼓励和推荐,非常感谢!

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