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2019-04-08 21:21:4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2.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实际分布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并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结果。

3.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重大影响。

4.了解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因素。

5.了解季风环流的概念和地区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大气活动中心南北移动原理,分析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气候的不同。

2.分析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说明季风环流在亚洲的分布。

3.学会分析东亚与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和特点。

4.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探究式解决问题—拓展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了解身边气候的变化。应用知识分析气候的多样性、复杂性,从培养学生利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思想。

2.通过学习,认识祖国、家乡的一些气象知识,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冬、夏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及其成因。

2.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与特点。

(二)难点:

1.大气活动中心的活动对天气或气候的影响。

2.季风概念的理解。

3.东亚与南亚季风成因的区别。

三、学法指导     

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引导,教师指导点拨和学生探究、归纳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知识链接     

本节内容是已学过的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等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知识的应用。

五、问题探究

1.把握气候的基本定义和气候所包含的要素,并让学生分析降水产生的条件。

2.全球的气候是不是都在单一气压带和风带下形成的呢?

3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还是以带状存在吗?

4.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分别是什么气压中心?

5.北太平洋上高压(低压)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6东亚和南亚的风向有什么不同,分别从海洋还是陆地吹来?

7.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还是以带状存在吗?

8.气压活动中心形成的季风环流不同季节有什么变化?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

    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那么这种大气环流的存在到底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把握气候的基本定义和气候所包含的要素,并让学生分析降水产生的条件。

2.完成课本P52活动题2.

3.分析活动题,点出复习题中应重视的两部分内容:对气候的影响及这种影响下的气候分布,并让学生分析气候特点。

【过渡】

    全球的气候是不是都在单一气压带和风带下形成的呢?

【学生活动】结合地图册上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全球气压带与风带是在地表物质均一为前提下形成的,是一种理想模式。因此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也是模式的,理想状态的。实际上,由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等下垫面因素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全球大气环流更加复杂,对气候的影响也更趋复杂。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结合地图册七月份(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提问】:

1.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还是以带状存在吗?

2.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分别是什么气压中心?

3.北太平洋上高压(低压)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4.东亚和南亚的风向有什么不同,分别从海洋还是陆地吹来?

5.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还是以带状存在吗?

【教师总结】

    从不同季节和地区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及东亚、南亚大气运动状况。

1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在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由于大陆升温快,大陆气温高),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2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由于大陆降温快,大陆气温低),亚洲大陆形成冷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过渡】

    由此可见东亚和南亚地区并不是简单地受气压带和风带理论模式的影响。那么这种大气活动中心对东亚和南亚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季风环流

【活动】结合地图册上东亚和南亚地区1月份、7月份气压分布图。

请同学们在图中画出东亚和南亚冬夏的风向,并考虑风向有何特点。

【讲述】我们将这种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环流。

【活动】南亚的东北季风和东亚西南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列表比较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风向、源地、性质、强弱、成因。

【课堂小结】

    气压带、风带是通过影响气压、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气候物理要素及其变化而影响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一方面引起有些地带终年受单一的风带和气压带控制和影响,气候特征单调,季节变化不明显或较小;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和影响的地区,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另一方面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而形成大气活动中心及其季节变化,形成季风环流,受冬夏季风影响,冬季干燥少雨,夏季湿润多雨,气候也随之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当堂检测 地图册P20页第十三题

总结提升     

由此可见,影响全球复杂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主要因素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其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七、作业布置    

地图册P20页第十四题、十五题。

八、板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陆气压分布

2.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

3.大气活动中心变化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季风的概念

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成因及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