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缠中说禅原文:教你炒股票16-18课

(2012-04-17 11:06:31)
标签:

杂谈

分类: 缠中说禅原文及禅师解盘

教你炒股票16: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2006-12-14 12:06:47)

转载 分类: 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上章说过,市场任何品种任何周期下的走势图,都可以分解成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情况的组合。上涨、下跌构成趋势,如何判断趋势与盘整,是判断走势的核心问题。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走势是分级别的,在30分钟上的上涨,可能在日线图上只是盘整的一段甚至是下跌中的反弹,所以抛开级别前提而谈论趋势与盘整是毫无意义的,这必须切实把握。注意,下面以及前面的讨论,如没有特别声明,都是在同级别的层面上展开的,只有把同级别的事情弄明白了,才可以把不同级别走势组合在一切研究,这是后面的事情了。

     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走势,有六种组合可能代表着三类不同的走势

陷阱式:上涨+下跌;下跌+上涨。

反转式:上涨+盘整+下跌;下跌+盘整+上涨。

中继式:上涨+盘整+上涨;下跌+盘整+下跌

 市场的走势,都可能通过这三类走势得以分解和研究。站在多头的角度,首先要考虑的是买入,因此,上面六种最基本走势中,有买入价值的是:下跌+上涨、下跌+盘整+上涨、上涨+盘整+上涨三种。没有买入价值的是:上涨+下跌;上涨+盘整+下跌;下跌+盘整+下跌。由此不难发现,如果在一个下跌走势中买入,其后只会遇到一种没买入价值的走势,就是下跌+盘整+下跌,这比在上涨时买入要少一种情况。而在下跌时买入,唯一需要躲避的风险有两个:一、该段跌势未尽;二、该段跌势虽尽,但盘整后出现下一轮跌势。

   在上一章没有趋势没有背驰中,对下跌走势用背驰来找第一类买点,就是要避开上面的第一个风险。而当买入后,将面对的是第二个风险,如何避开?就是其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必须先减仓退出。为什么不全部退出,因为盘整后出现的结果有两种:上涨、下跌,一旦出现下跌就意味着亏损,而且盘整也会耗费时间,对于中小资金来说,完全没必要。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留待后面分析,就是如何判断盘整后是上涨还是下跌,如果把握了这个技巧,就可以根据该判断来决定是减仓退出还是利用盘整动态建仓了。这是一个大问题,特别对于不想坐庄的大资金来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不想坐庄的大资金的安全建仓在六种走势中只可能在下跌+盘整+上涨这一种,其他都不适用。至于坐庄的建仓方法,和这些都不同,如有兴趣,本ID以后也可以说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马上设计一种行之有效的买卖入方法:在第一类买点买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无论后面如何,都马上退出。这种买卖方法的实质,就是在六种最基本的走势中,只参与唯一的一种:下跌+上涨。对于资金量不大的,这是最有效的一种买卖方法。下面重点分析:

  对于下跌+上涨来说,连接下跌前面的可能走势只会有两种:上涨和盘整。如果是上涨+下跌+上涨,那意味着这种走势在上一级别的图形中是一个盘整,因此这种走势可以归纳在盘整的操作中,这在以后对盘整的专门分析里研究。换言之,对于只操作“下跌+上涨”买卖的,“上涨+下跌+上涨”走势不考虑,也就是说,当你希望用“下跌+上涨”买卖方法介入一只出现第一类买点的股票,如果其前面的走势是“上涨+下跌”,则不考虑。注意,不考虑不意味着这种情况没有赢利可能,而只是这种情况可以归到盘整类型的操作中,但“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是拒绝参与盘整的。如此一来,按该种方法,可选择的股票又少了,只剩下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盘整+下跌+上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于“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方法来说,必须是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一个前面是“盘整+下跌”型的走势后出现第一类买点。显然,这个下跌是跌破前面盘整的,否则就不会构成“盘整+下跌”型,只会仍是盘整。那么在该盘整前的走势,也只有两种:上涨、下跌。对于“上涨+盘整+下跌”的,也实质上构成高一级别的盘整,因此对于“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方法来说也不能参与这种情况,因此也就是只剩下这样一种情况:“下跌+盘整+下跌”。

  综上所述,对于“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方法来说,对股票的选择就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出现第一类买点且之前走势是“下跌+盘整+下跌”类型。因此这里就得到了用“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方法选择买入品种的标准程序:一、首先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二、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介入。三、介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坚决退出注意,这个退出肯定不会亏钱的,因为可以利用低一级别的第一类卖点退出,是肯定要赢利的。但为什么要退出,因为它不符合“下跌+上涨”买卖不参与盘整的标准,盘整的坏处是浪费时间,而且盘整后存在一半的可能是下跌,对于中小资金来说,根本没必要参与。一定要记住,操作一定要按标准来,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买入后不出现盘整,那就要彻底恭喜你了,因为这股票将至少回升到“下跌+盘整+下跌”的盘整区域,如果在日线或周线上出现这种走势,进而发展成为大黑马的可能是相当大的。

举一个例子:

驰宏锌锗:日线上,200462日到2004910日,构成下跌走势; 2004910日到2005314日,构成盘整走势;2005314日到2005727日,构成下跌走势。也就是说,从200462日到20057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而在相应的2005314日到2005727日的第二次下跌走势中,727日出现明显的第一类买点这就完美地构成了“下跌+上涨”买卖方法的标准买入信号。其后走势,很快就回到2004910日到2005314日的盘整区间,然后回调在2005128日出现标准的第二类买点,其后走势就不用多说了。

   该种方法反过来就是选择卖点的好方法了,也就是说前面出现“上涨+盘整+上涨”走势的,一旦第二段升势出现第一类卖点,一定要走,因为后面很可能就是“上涨+下跌”的典型走势。对此,也举一个例子:北辰实业,在30分钟图上,1171030分到112210点,构成上涨;112210点到113011点构成盘整;113011点到12710点构成上涨。而在第二段上涨中,30分钟图上的3次红柱子放大,一次比一次矮所显示的严重背离,就完美地构成了“上涨+盘整+上涨”后出现第一类卖点的“上涨+下跌”型卖出。如果以后学了时间之窗的概念,对该股的卖点就更有把握了,各位注意到1171030分和12710点之间的关系没有。

这种方法,无论买卖,都极为适用于中小资金,如果把握得好,是十分高效的,不过要多多看图,认真体会,变成自己的直觉才行。另外请多看文章后面的跟贴,ID的一些回复都是针对一些主帖没所到的细节东西,而且都是针对各位提出的不同问题的。还有多看前面的章节,把所有问题都搞懂,参与市场是不能有半点糊涂的。

 教你炒股票17:走势终完美(2006-12-18 11:52:42)

转载 分类: 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任何级别的所有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两类,而趋势又分为上涨与下跌两类。以上结论,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无数图形的分析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如《论语》所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请看本ID相应系列的解释)这个从实际图形中总结出来的简单经验,却是一切有关技术分析理论的唯一坚实基础。这个基础,所有接触技术分析的人都知道,但可惜没有人能深究下去,然后就沉入技术指标、交易系统等苦海不能自拔。试想,基础都没搞清楚,又有什么可立起来?而基础稳固了,技术指标、交易系统等都是小儿科了。

   由上可得到“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后面一句用更简练的话,就是“走势终完美”。这个原理的重要性在于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很难实用的、静态的“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转化成动态的、可以实用的“走势类型终要完成”,这就是论语所说的智慧:“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是“不患”的,是无位次的,而“走势类型终要完成”的“走势终完美”以“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的无位次而位次之,而“患”之。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面对是都是鲜活的、当下的,而正如《论语》所说的,“由知、德者,鲜矣!”,必须直面这种当下、鲜活,才能创造。而在任何一个走势的当下,无论前面是盘整还是趋势,都有一个两难的问题:究竟是继续延续还是改变。例如,原来是在一个趋势中,该趋势是否延续还是改变成相反的趋势或盘整,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任何宣称自己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就如同在地球上宣称自己不受地球引力影响一样无效,这是任何面对技术图形的人都必须时刻牢记的。但这个两难的“不患“,在“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的“不患”下,又成了其“患”,就因此可以位次(该问题的理解,可以参考本ID关于《论语》相关章节的解释)。正因为当下的走势是两难的,也就是在不完美到完美的动态过程中,这就构成了其“不患”而位次的基础。“走势终完美”,而走势“不患”地可以分解成趋势与盘整,换言之,“趋势终完美,盘整也终完美”。

   “走势终完美”这句话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这就是“不患”而有其位次。在技术分析里,不同的位次构成不同的走势类型,各种位次以无位次而位次。而如何在不同位次之间的灵活运动,是实际操作中最困难的部分,也是技术分析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深入研究这复杂问题,必须先引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概念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换言之,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是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所构成。这里有一个递归的问题,就是这次级别不能无限下去,就像有些半吊子哲学胡诌什么“一分为二”,而“分”不是无限的,按照量子力学,物质之分是有极限的,同样,级别之次也不可能无限,在实际之中,对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其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不能用“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定义,而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一般来说,对实际操作,都把这最低的不可分解级别设定为1分钟或5分钟线,当然,也可以设定为1秒种线,但这都没有太大区别。

    有了上面的定义,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级别的走势中找到“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有了该中枢,就可以给“盘整”、“趋势”给出一个最精确的定义:

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那么,是否可能在某级别存在这样的走势,不包含任何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图形上的“向上+向下+向上”或“向下+向上+向下”都必然产生某一级别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没有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走势图只意味着在整张走势图形上只存在两个可能,就是一次向下后永远向上,或者一次向上后永远向下。要出现这两种情况,该交易品种必然在一定时期交易后永远被取消交易,而这里探讨走势的一般情况,其前提就是该走势可以不断延续下去,不存在永远取消交易的情况,所以,相应有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由原理一、二以及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定义,就可以严格证明: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这些证明都很简单,就和初中几何的证明一样,有兴趣自己来一下。由上面的原理和定理,就可以严格地给出具体操作唯一可以依赖的两个坚实的基础。因为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对于下跌的走势来说,一旦完成,只能转化为上涨与盘整,因此,一旦能把握下跌走势转化的关节点买入,就在市场中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而这个买点,就是前面反复强调的“第一类买点”;而因为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所以在第一类买点出现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是市场中第二有利的位置,为什么?因为上涨和盘整必然要在图形上完成,而上涨和盘整在图形上的要求,是必须包含三个以上的次级别运动,因此后面必须还至少有一个向上的次级别运动,这样的买点是绝对安全的,其安全性由走势的“不患”而保证,这,就是在前面反复强调的第二类买点。买点的情况说了,卖点的情况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本ID在前面反复强调这两类买卖点了。因为该两类买卖点是被最基础的分析所严格保证的,就如同几何中严格定理一样,只要找准了这两类买卖点,在市场的实际走势中是战无不胜的,是波涛汹涌的市场中最坚实的港湾。关于该两类买卖点与走势及上述原理、定理间密不可破的逻辑关系,必须切实理解体会,这是所有操作中最坚实、最不能混淆的基础。

由上面的原理、定理,就可以继续证明前面已经说过的“缠中说禅买卖点定律一”: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这样,就像前面曾说过的,任何由第一、二类买卖点构成的缠中说禅买卖点,都可以归结到不同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由此得到“缠中说禅趋势转折定律”:

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注意,这某级别不一定是次级别,因为次级别里可以是第二类买卖点,而且还有这种情况,就是不同级别同时出现第一类买卖点,也就是出现不同级别的同步共振,所以这里只说是某级别。

ID以上对技术分析的理论构建,绝对前无古人,就像欧几里德之于几何一样。这是为纷繁的技术分析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由这些原理、定理,可以继续引申出不同的定理,就像几何里面一样。这些定理,都是抛开一切偶然因数的,而实际的操作,必须建立在此之上,才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问题以后还要逐步展开,这里先把两个前面已经让各位思考例子来分析一下,让各位对趋势、级别、走势中枢等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毕竟上面抽象的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驰宏锌锗:为什么从200462日到20057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而类似的图形在580991上不算,这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在日线的下跌中并不构成日线级别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而在30分钟线上,这个中枢是明确的。所以580991只构成30分钟级别上的“下跌+盘整+下跌”。

    其后的上涨,对600497驰宏锌锗, 2005727日到1025日,明确地出现在日线上的上涨走势(为什么?因为在日线上明确地看到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而58099120061023日到1213日,只构成日线上的盘整走势(为什么?因为在日线上明确地看到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两者力度上有如此区别的技术上的原因就是上面两个:一、“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出现级别不同,一个是日线,一个是30分钟的。二、其后的第一段走势,一个是日线上涨,一个是日线盘整。

   以上内容,足够各位消化几天了。后面还有很多内容,逐一写来。但请注意版权,发现抄袭的本ID要抓来狗头铡给铡了。最后布置几条思考题:

1 连接两相邻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一定是趋势吗?一定是次级别的趋势吗?

2 背驰是两相邻同向趋势间,后者比前者的走势力度减弱所造成的,如果用均线或MACD等判断其力度,一定要在同级别的图上吗?同级别的MACD红绿柱子背驰一定反映某级别趋势间出现背驰吗?是相应级别的趋势出现背驰吗?

3 盘整的高低点是如何造成的。(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提示,用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以及级别等进行分析。)

教你炒股票18:不被面首的雏男是不完美的(2006-12-26 15:05:58)

转载 分类: 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首先把前面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定理列举如下:

走势:打开走势图看到的就是走势。走势分不同级别。

走势类型:上涨、下跌、盘整。

趋势:上涨、下跌。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严格的公式可以这样表示:次级别的连续三个走势类型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则,中枢的区间就是(maxa2,b2,c2),mina1,b1,c1))而实际上用目测就可以,不用这么复杂。注意,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

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注意,趋势中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之间必须绝对不存在重叠。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这最简单的话,却包含着技术分析最基本的东西,其哲学和灵魂都在此,否则就不可能被列为原理一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何判断一个走势类型完成了?这是技术分析里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例如,一旦判断知道了 “下跌”的结束,就知道随后必须要面对的是“盘整”与“上涨”,而后两种走势,对于多头来说,都必然产生利润,唯一区别,就是大小与快慢的问题。如果在市场中能找到一种百分百确定的赢利模式,那就是最伟大的成就了,至于大小、快慢,可以继续研究出新的标准来进行判断,而在逻辑上,这是后话了。

这里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难点在于“走势类型的延伸”。例如一个盘整,三个重叠的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后,盘整就可以随时完成,也就是说,只要三个重叠的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走出来后,盘整随时结束都是完美的,但这可以不结束,可以不断延伸下去,不断围绕这缠中说禅中枢上上下下地延伸下去直到无穷都是可以的。这有点像一个雏男在某种标准达到后就具有立刻成为面首的条件,随时可以被面首,但却也可以一直坚持下去,一直自我封闭,一直不让消费,最后把自己给浪费掉了,直到最后变成一个烂苹果。

同样,面对趋势,形成两个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任何趋势都可以随时结束而完美,但也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形成更多的中枢。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太常见了,如果这趋势是向上的,会不断上涨,看看600519之类的图,如果把复权算上,就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不断延伸的上涨。大盘2005年见底后的30分钟图上,同样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很多人抓不住牛股,经常在第一个中枢时就被震下马,最主要就是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反之,对于下跌的延伸,是所有抄底者的噩梦。逃顶、抄底为何难?归根结底就是这“走势类型的延伸”闹的。

如何判别“走势类型延伸”是否结束?这里,必须首先搞清楚,“走势类型延伸”的实质是什么?对于趋势来说,其“延伸”就在于同级别的同向“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不断产生;而对于盘整来说,其“延伸”就在于不能产生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由于“走势类型延伸”意味着当下的“走势类型”随时可以完成,因此相应的“类型”必然是确定的,因此“走势类型延伸”是否结束的判断关键就在于是否产生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此外,由于趋势至少包含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而盘整之有一个,因此趋势与盘整的判别关键也就在于是否产生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由此可见,“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问题是技术分析中的核心问题,该问题一旦解决,很多判断上的大难题也将引刃而解。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用反证法,该定理的证明是很简单的,而这也回答了上一章中的作业一“连接两相邻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一定是趋势吗?一定是次级别的趋势吗?”首先,这不必然是趋势,任何走势类型都可能,最极端的就是跳空缺口后形成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其次,也不一定是次级别的,只要是次级别以下,例如跳空缺口,就属于最低级别,如果图上是日线、周线,就不会是次级别了;最后,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缺口在分析中有比较强技术含义的理论依据所在。

由定义知道,“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产生原因以及判断标准,也就是其“生”问题已经解决,那余下的就是其“住、坏、灭”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是如何“维持”以及最终被“破坏”进而废弃的。先考虑其“维持”的问题。维持“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就是任何一个离开该中枢的走势类型都必须是次级别以下的并以次级别以下的走势类型返回,该问题很容易证明,因为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只要是同级别的走势类型,就意味着形成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这与原中枢的维持前提矛盾。该命题表述成如下定理: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由此,上一章作业三“盘整的高低点是如何造成的”就有了相应的答案:无论离开与返回的走势类型是何种级别的,在站最低级别上看,例如把1分钟图当成最低级别,那么最后连接离开与返回走势类型连接处的最低级别图,只能有两种可能:三根以上1分钟K线的来回重叠震荡后回头;二、1分钟K线无三根以上K线重叠的V型走势。对于第一种情况,这几根重叠K线最极端那根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对于第二种情况,这个V型尖顶那根K线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也是为何真正的低点和高点总是盘中一闪而过的理论依据。本ID的理论能解释技术图表上任何细致的问题,这才是一种真正理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这种的理论,不需要什么诺贝尔的奖励,那一百万美圆在市场上算得了什么?精通这样的理论,市场会给予你多得多的回报。

有了上面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不难证明定理三:

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

   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其中的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分别代表从上方突破与下方跌破两种情况。而站在实用的角度,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其理论依据就在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