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治疗健忘中药偏方九则
(2022-03-19 17:41:29)分类: 中医文章 |
一、丹参健忘丸
组成:丹参、熟地黄、天冬各45克,茯神、麦冬、甘草各30克,远志、人参、菖蒲各15克,丹砂6克。将上述所有药材共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入蜂蜜,调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
用法:每日5丸,晨起空腹服用。用于治疗脑力减退,健忘。
二、肉苁蓉远志方
组成:肉苁蓉、远志、茯苓、续断、石菖蒲各7.5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共研成细末,混合均匀。
用法:每次6克,饭后以温酒送服。
功效: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
三、菖蒲苍术丸
组成:菖蒲、苍术各100克。
做法:将菖蒲和苍术用米汤浸泡3个晚上,再用酒泡1夜,取出后置于火上焙干,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入蜂蜜,调成梧桐子大小的丸。
用法:每次5~10丸,每日3次。空腹以淡盐水送服。
功效:开窍醒脑,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
四、健忘丸
做法:将上述四种药材共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入蜂蜜,调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
用法:每次3丸,每日3次。
功效:滋阴补肾,养肾益智。
五、半夏陈皮方
组成:半夏、陈皮、人参、白茯苓、香附、益智仁各3克,炙甘草1.5克,乌梅1个,生姜1片。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共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1小时。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完。
功效:用于治疗疲劳而导致的健忘。
六、半夏白术益智方
组成:半夏、白术、天麻、泽泻、生山楂、枳实、神曲各100克,胆星、陈皮各60克,茯苓150克,川芎30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共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1小时,滤去渣滓,取其药液备用。按上法共煎3次,将3次煎取的药液放在一起,混合均匀,武火煎浓成膏状,加入蜂蜜,调和即可。
用法:每日15~30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
功效:提高记忆力。
七、茯苓人参方
组成:白茯苓、人参、肉苁蓉、熟地各60克,菟丝子、远志各23.5克,蛇床子7.5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研成细末,混合均匀。
用法:每日6克,饭后用米汤送服。
功效:用于治疗失眠健忘。——摘自紫竹仙姑的新浪博客
八、《千金要方》定志丸
千金定志丸:菖蒲60克、远志60克、茯苓90克、人参90克。
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日服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主治一切神志不足、惊悸健忘、言语失伦、喜笑发狂等证。也可做汤剂,用量要大减。
晋代道家名著《抱朴子·仙药》:“韩终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日视书万言,皆诵之。”“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开书所视不忘。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石菖蒲》云:“今读书士,亦或取和远志为丸,朝夕吞服。盖因目击其说,欲假以开聪明、益智慧之一助也。”
《难经·三十四难》曰:“脾藏意与智。”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中归脾汤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内含人参、茯神、龙眼肉等,即是健脾益智的代表方。
《寿世保元·健忘》认为此方“读书劳神,勤政劳心,并宜服之”,《医学入门·杂病用药赋》亦云此方“专治玩读著作,劳神过度”。《千金方》原文只云“常服令人大聪”,明代吴昆《医方考·孔子大圣枕中方》则特地指出宜读书人服用:“学问易忘,此方与之,令人聪明。”
郝万山老师用柴胡桂枝汤、温胆汤、定志丸,治疗小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摘自紫竹仙姑的新浪博客
九、记忆力减退特效方:《聪明汤》
配方:远志根,益智仁,北柴胡,各1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好后稍等药汁的温度下降放温后,再加入少许纯蜂蜜,用筷子调均匀后内服。
备注:此方名叫做《聪明汤》。
歌
健脑益智聪明汤,
益智健脑是良方,
研末煎服此药后,
万卷书籍脑海装,
精通四书和五经,
四方之首在中央。
使你更聪明的方子:《孔圣枕中丹》
养心补心
古代有一个方子,叫孔圣枕中丹,这是一个可以使人聪明的方子,专门主治读书善忘,久服令人聪明。为治疗健忘、失眠最常用的基础方剂,也可兼治神志恍惚、头昏、心跳、耳鸣、梦遗等症。以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脑神经衰弱,或脑供血不足而致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易集中,甚至头脑发昏、昨事今忘、无精打彩等症有效。又治思虑过多、阴虚火旺、健忘、烦躁、心烦、噩梦、恐惧畏事、易惊、痰厥头痛、心悸怔忡、头晕、梦多、梦遗、盗汗、癫痛、精神障碍、失眠、智力下降等。用于心血虚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有补心、安神、益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