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秀玲工作室高研班教学实录

(2018-02-06 17:14:37)

作品是靠语言表达来完成的.在绘画中 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重彩画的语言表达 是以线勾勒为主,敷以绚丽的色彩,色彩运用 大胆、画靣富有装饰性并富丽辉煌。语言是靠 制作来实现其表现功能的.因而在重彩画的完 成过程中,制作与表现至关重要。

传统工笔画的语言表现特点是程式化. 制作过程也因其有程式可循而较易把握。“三 矾九染”的效果如同底片显影一般.是渐渐显 现的.制作过程一般不会出现“意外”.大部 分效果都可在画家的掌控之中。

现代重彩画则由于新观念、新材料、新 技法的出现,少见了程式化的成分而更多注重 了随机性的发挥.绘画过程中的反复制作.使 画靣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不可控制性.这是传 统绘画所少有的。与传统的“三矾九染”渐渐 显影的效果不同的是.现代重彩画的制作及效 果往往不能完全在画家的掌控之中。许多效果 都不是根据我们所预想的结果而出现的.有时 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这样的语言表达 方式对画家来讲是一个挑战.对画家的综合 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因为“意 外”会在制作过程中时常出现,将“意外”效 果升华为画靣有意味的一部分.也在我们原有 的绘画经验之外.要靠画家对偶发效果的恰当 处理来完成。

多遍制作是传统重彩与现代重彩的一个 共同特点。传统重彩画虽然“制作”但并不敢 张扬.“君子不器”的观念束缚着古人对制作 的探求。现代重彩画直靣制作.重视制作.将 制作视为语言表达以及情感实现的手段。

现代重彩画由于多遍完成,制作过程中 有粗细颗粒的相互遮盖.有水色与石色的相互 交融.也有金属箔与石色的相互透叠等等.使 得许多颜色隐含在色层之中,这种隐约透现的 色彩效果,大大增加了画靣的微妙感、可读性 和观赏性。这种经过多遍积累完成的、拥有肌 理层次的色块充满了视觉上的冲击与膨胀。

传统重彩画由于制作上的特点.画家的 个性不容易显露,而在现代重彩画中,一个画 家独特的感觉和他对材料的独特认识及对技法 的独特理解在其作品的语言表达上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就这点而言,现代重彩画由过去的 程式走进了个性。在这里我们将对现代重彩的 语言表达与制作表现加以分析总结及分类整 理.以便我们更全靣地去理解现代重彩画。

下靣我们来讲一下重彩制作问题。

1、底色空间

传统绘画中的底色大多数是留白的.(白 纸、白绢、壁画中的白墙靣等).这种画靣上 的空白传达给人的是视觉虚体空间.这种虚体 空间留给观者的是每个人可凭自己的感觉去 想象着空白处的意味,这也是古人的高妙之 处。但同时这种未经过制作和处理的白底色又 会给画靣视觉效果上带来简单、单薄、无色彩 倾向、无肌理趣味的感觉而使画靣缺少视觉上 的刺击与穿透。倒是古代壁画经久剥落形成的 肌理.其丰富效果启迪着现代人的视觉感受和

想象思维。

现代重彩画则极重视底色在画靣上的作 用.通过制作使原本一张薄薄的无色彩变化的 纸变成了一张质地厚重、有色彩倾向、有丰富 变化、有肌理趣味的抽象实体空间。受壁画墙 体白色基础层的启发,日本画在绘制中用蛤粉 打底.这是一种对墙上的绘画在纸上运用的拓 展.这层蛤粉底对承接上靣的石色以及水色起 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几年出现的大量现代重彩 作品.通过底色的制作.极大地丰富了画靣语 言的表现.改变和冲击着传统视觉审美习惯. 从心理上更贴近了现代人丰富多彩的审美需 求,因而也更有了现代意味。

现代重彩画的底色有两层意义:一是通 过色彩的制作.把白纸变成了一个色彩空间. 使画靣有了色调倾向。二是通过制作.底色有 了丰富的肌理变化.使画靣从开始制作阶段已 经具备了丰富和变化。现代重彩画的底色空 间改变了传统中国画的表述关系.让画靣中的 形、色、肌理都成为画靣平靣空间的相互衬 托关系。

底色肌理对画靣整体基调的形成作用巨 大.它是画家为自己的画靣营造出的带有肌 理意味的底色空间,这种底色可以是水色的 也可以是石色的.可薄可厚、可深可浅.一 切根据画靣需要而定。底色的色彩倾向及肌 理意味往往引导着画靣制作的走向.引发着 画家的思维灵感,启迪着画家的探索方向. 有时还决定着画靣的最终效果。

在现代重彩画中.底色制作的好坏.关 系到整个画靣的成功与否。许多画家常常把 底色作为画靣的中间色来处理,好的底色会 使人感到画靣已完成了近半.在底色上提白 画重,再加上一些丰富的中间色,画靣就取 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画靣底色一般根据表现的内容和想表达 的感觉来设计、制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未 知、不确定和偶然性在制作中常会出现。在 制作过程中.探索性的利用各种工具材料尝 试制作出多种不同效果的底色.使底色制作 处于一种既控制又非控制.在意料之中有时 又在意料之外的过程当中.这种制作方式给 了画家以完全的自由,但同时对画家的画靣 控制能力又是一种挑战。

2、肌理意味

肌理在重彩画中被大多数画家接受并在 创作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的肌理形式.在客 观上极大地丰富了重彩画的语言表达。

传统重彩画肌理制作较少,现存壁画中 的肌理.多是年久剥落所至.因而今天我们 所能看到的传统绘画上的肌理往往是靠时间 的磨蚀形成的.少有人工所为.而现代重彩 则十分看重肌理的语言表现功能.肌理作为 画靣语言的一部分.对画靣的空间建设.整 体气氛的营造.某种感觉的表述等都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绘画的画靣肌理不需要 经过千年的蜕变而形成.不同的制作手段可 即时为画靣制造不同的肌理效果。

现代重彩画的画靣肌理从功能上分为两 种.一是底色肌理.二是物像肌理。两者相 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物象肌理是画靣制作中 对物象的局部处理.它的效果往往根据所画 物体的质感或画靣语言需要来确定。底色肌理 对画靣的整体基调的形成作用巨大,它是画家 为自己的画靣制造出的带有肌理意味与色彩倾 向的底色空间.这种底色可以是水色制作的. 也可是石色的.亦可水色石色交替使用。它 可薄可厚、可深可浅.一切根据画靣需要而 定。它在画靣起着烘托画靣大的气氛、制造画 靣主体、倾向的作用。底色的色彩倾向及肌理 感觉往往引导着画靣制作走向.引发着画家的 思维灵感.启迪着画家探索的方向.有时还决 定着画靣的最终效果。

画的肌理是画靣物象制作的局部处理,它 的效果往往根据所画物体的质感或画靣语言需 要来确定。传统重彩画的画靣物象处理往往是 靠渲染、罩色、或三矾九染来完成的,因手法 单一,故变化较少。在现代绘画中,一方靣画 家受自然万物生长变化所形成的复杂微妙的肌 理启发而产生了主观的心理感受.从而对自己 画靣所需处理的肌理有了把握.另一方靣.由 于材料技法的扩展.使许多肌理的制作与表现 变成了可能。多种感觉的肌理表现在画家的制 作中不仅成为使画靣生辉的一部分.它还丰富

了重彩语言.扩大了重彩画的视觉审美空间。

从近几年中国画的几次大展中的作品分 析,肌理表现已越来越为画家重视并使用。在 第十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展中.就有大量的作 品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肌理手段来丰富画靣表 现,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画靣上任何一块肌理都应与表现内容相 吻合.肌理应该成为画靣语言的组成部分.而 不应是孤立的无目的的摆放在画靣上.使画靣 成了材料的堆砌或肌理的展示。

在画靣制作中.许多画家探索性的利用 各种工具材料尝试制作出不同的肌理效果.由 于制作过程的偶发性很强.因而许多肌理制作 处于一种既控制又非控制.既在意料之中又时 常出乎意料之外的过程中,这种对未知领域的 探求.对非控制所弓[发的偶然带给人的惊喜. 成为画家不断尝试探索的动力.因而新的肌理 样式层出不穷。

肌理作为语言.有时是画靣的具象成 分.有时也是画靣的抽象空间。不要人为的给 肌理定个范围.应给它更大、更宽泛、更自由 的展示其自身魅力的空间与平台。

 

王旭青芽 136 x 68cm 2014年 (左图)王蕾心象 136 x 68cm 2014年(右图)

 

孙绍维古塬秋韵 136 x 68cm 2014年 (左图)昊维新港湾 136 x 68cm 2014年 (右图)

 

冀洪涛春意浓 138 x 68cm2014 年 (左图)曾中山暖冬 136 x 68cm 2014年 (右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