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宣传进校园的回顾
(2025-07-18 08:45:29)
标签:
活动报道 |
分类: 关于工作 |
校园宣“双碳”,银发生新辉
【常州市金坛区绿色家园志愿者协会简介】:江苏省AAAAA级公益类社会组织,成立于2011年,会员近100人,以中老年为主;其中相当比例是已经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战士、老模范等“五老”人员,中共党员约占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协会的业务方向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普及科学知识,主要服务范围是金坛区的城乡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等及社区、乡村、企业等。近年来协会每年开展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百场左右,承接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公益创投项目总计近二十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广受好评。
协会是江苏省环境联合会会员单位,江苏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员单位,金善金美志愿服务联盟成员单位,曾获江苏省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优秀实施单位、金坛区社会组织规范建设先进单位,金坛区“金沙银辉”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金坛区科普联盟合作伙伴等荣誉。
一,项目立项的背景意义
减少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是目前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因此而诞生了由近200个国家签约的《巴黎协定》,我国是签约国之一。我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碳达峰),然后逐年下降,到2060年实现吸收的碳等于排放的碳,实现平衡,即所谓的“碳中和”。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仅仅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全民的觉醒和参与,为此有必要向广大公众反复持久深入地开展“双碳”战略的宣传和知识普及。
在此背景下,金坛区绿色家园志愿者协会获悉常州市委老干部局2022年度有“银发生辉”项目任务,及时通过金坛区关工委老干部朱金荣同志联系,设计和申请了《“双碳”战略宣传进校园》公益项目,并且在金坛区委老干部局指导下,积极组织力量,负责了项目的实施。实施时间为2022年5月——11月,项目实施的重点单位是金坛区城乡多所中小学,服务重点人群是在校学生,并通过他们向家庭和社会辐射。合作单位有金坛区关工委、常州市金坛生态环境局、金坛区科协、金坛区老科协教育专委等,并且与金坛区数家公益社会组织合作。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过程
是年4月下旬着手宣传手册和小视频的制作(由第四中学程卫琴团队具体承担);5月10日完成金坛区“银发生辉”志愿服务计划表;5月22日视频制作和宣传手册完成;5月25日在金坛第四中学进行了首场活动,参与志愿者10人,直接受益人数60人。
6月2日上午8:00,利用金坛生态环境局和金坛区文联在金坛吾悦广场联合举行的“生物多样生态优美”摄影开始的机会进行造势。接着转场金坛环境执法局三楼会议室,9:40开始启动仪式,两次活动参加的志愿者约150人次。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绿色家园志愿者在“光彩小镇”直溪镇湿地公园进行纪念活动,同时进行了项目的再一次造势,进入大街小巷分发宣传资料,参加志愿者50人,直接受益人群约150人。
6月6日,金坛河滨小学在校园里进行宣传,主要方式是项目组建议的规定动作:宣讲——观看视频——分发宣传手册(以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资料)参加活动志愿者5人。
到6月10日为止:参加项目活动的志愿者已达210人次,直接受益群体约600人。
2022年6月13日——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其中15日是全国低碳日。常州市及金坛生态环境局要求我们协会承担进校园方面的宣传任务。经过商量和联系,结合项目计划,对6月15日的活动作如下安排:该日活动分三个方向进行:
第一组:春风(良常)小学和良常中学。人员:朱国平,张云梅,李云仙,段锁祥。第一期活动已经于6月9日完成,第二期活动时间定于上午大课间前后(9:00——10:00),按规定程序进行宣传活动。(带第二套横幅)。
第二组:金坛中专(职校)。人员:谭德才,季美琴(车)。活动时间定于15日下午4:00——5:00,活动过程主要是由校内志愿者老师完成,我们主要送去横幅和马甲,结束时收回。
第三组:岸头实验学校(初中和小学),岸头幼儿园。人员:徐立芳、徐锅洪、闻小琴、李云仙、周森忠等。活动时间2:30——5:30.分两三段进行,依次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重点活动在初中。(带数套宣传横幅以及全套资料)。
6月下旬,有抓紧学期结束的档口期,先后到建昌小学、朝阳小学、儒林小学,常胜小学进行科普教育和宣传。
暑期不顾炎热,仍然坚持开展一次活动,7月25日上午利用元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集中授课活动;另外计划采用亲子活动的模式,进行一日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长荡湖畔,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碳中和的作用,后因疫情防控此活动被迫取消。
秋学期由于新冠疫情反弹,一些线下活动计划被迫取消,只能采取线上宣传方式。11月6日,与相关社会组织合作在金宜幼儿园开展大型宣传活动,为本项目线下活动的收官之作。
本项目总计开展线下活动16次,其中校园(含夏托班)13次,其余社区和公共场所;制作“双碳”宣传视频一个(时长20分钟),无偿提供有关学校进行自主授课;印制宣传资料活页3000份。这些不但为项目活动提供物质依托,也为“双碳”战略的宣传的延续和推广提供了物理条件。
三,项目主要的特色亮点
宣传方式:由于当时还处于新冠疫情的防护阶段,为项目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活动开展的方式方面采取了新的突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间接和直接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根据政府的管控要求,合理安排活动方式。线上活动主要是网上授课、授课视频,赠发宣传资料;线下活动主要是志愿者(含特聘校内志愿者)面对面为学生授课和带领学生进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
宣传平台:绿色家园网站、绿色家园微信公众号;金坛区社会组织培发中心微信公众号“金沙益站”、金坛生态局微信公众号、重要活动邀请《金坛日报》、金坛电视台(含手机台)、常州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网站、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网站、《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报道。借助官方平台大大地提高了项目的效益。
四,项目实施的宝贵经验
本项目取得的成功,超过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本项目设计的直接受益人数3000人,间接受益人数近10000人,以学生较为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了温室气体效应的相关知识,宣传了“双碳”战略的伟大意义,促动学生带动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更加趋于合理和科学;特别重要的是,可以从学校培养出3000名“双碳”战略的生力军,可以为国家和本地生态文明实业持续做出贡献。
工作创新:(1)多方合作。本项目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关工委、退休教师协会、多家兄弟社会组织、老科协文教专委一起行动,在对在校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顺便惠及了数个社区、行政村和公共场所,宣传获得了广泛的覆盖面。(2)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因人制宜,分类指导,使得活动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特点。(3)与时俱进,把碳达峰、碳中和、碳足迹、低碳生活等相关小知识、宣传资料、宣传活动制成小视频,充分利用了志愿者的抖音、视频号、美篇等个人账号资源,用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理论宣传和知识普及,让公众以比较愉快的心情接受低碳环保的理念,接受科学知识,更接地气,利于推广、利于持续、利于普及。
团队精神:本项目实施有两个困难:第一,疫情防控期间,要顶着压力,排除困难,见缝插针,既要服从防控要求,又要完成工作任务。志愿者能够迎难而上,圆满的完成了项目任务,众多志愿者表现如徐锅洪、徐立芳、李云仙、朱国平等可圈可点,值得褒奖。第二,是活动经费不足,本项目最后实际支出一共15000元,但上面只拨付了2000元。协会不等不靠不要,先干起来再说。最后金坛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伸出援手,部分解决了资金缺口的问题。
绿色家园志愿者协会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开拓创新、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