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个好地方(2)

标签:
美丽乡愁 |
分类: 天地之间 |

我在撰写平江历史人文展览《浩然平江》布展文案时,写过这么一段话:平江,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只是金瓯一隅。然而,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却是一方举足轻重的土地。这里,山凝圣迹,水蕴诗魂,戎轩逐鹿,英杰争雄。一次次狂飙席卷,与民之生息国之命运紧密相连。 今天,当我举笔要为我的家乡写几句话时,我仍然要说:三联,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是要用放大镜子才能找到的地方,但是,它同样是我们伟大祖国一块举足轻重的土地。
这里,人杰地灵。许多著名人物从大山深处走向国家舞台,对历史和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如出生于阪陂村上坪屋场的向曾贤(1753—1801),乾隆六十年中进士,后成为嘉庆帝师,用自己的学识和思想培养大清帝国一代国君;近代文化名人向恺然(1889—1957),出生于四合村民主组茅坡,从小文武兼修,两度赴日留学。创作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等13部,被称之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不言而喻。
这里物产丰富,历史上曾盛产黄金,南宋时期土法采金已有一定规模,清光绪年间,平江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20%,清王朝国库里的金砖金条就有三联的奉献,据说“黄金坪”因此而得名。近代白石岭等地有色金属钨蕴藏量丰富,已建矿开采,这种稀有金属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珍贵资源。
这里的人民敢为人先,为国为民勇立潮头,前仆后继,可以说历史上发生在平江大地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都有三联人的身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平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1926年8月24日,三联第一个“农会”在长江源向家祠堂成立。尔后农民赤卫队、赤卫团相继建立,西片农民领袖向瑞和率领的瓮江赤卫团还先后参加了著名的“三月扑城”和配合红三军团攻打长沙的战斗,他们和全县革命者一道,共同点燃了工农革命的燎原烈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牺牲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三联是平江抗日主战场之一。1941年秋,日军第三次进攻长沙,行进至浯口,国民革命军37军60师李道泰团在乌石尖、鸦鹊尖阻击,激战七天,毙敌无数,迫其撤退。自此,60师在三联驻军三年之久,在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以大山作屏障,痛击来犯之敌。先后在白石岭、指泉岭、大头岭、啄木尖、高头坳等地与日军激战数十次,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十分惨烈,我军民以血肉之躯死守平江大地,保卫祖国山河,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的英勇篇章。这,就是三联,这就是大山沟里的精气神,聪明睿智,尚武崇文,铁骨铮铮,气贯长虹!因此,我景仰三联,家乡,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