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方言谜语欣赏(21)
文王吐子恨妲姬
生来好胜爱投机, 假装谷米下河西,
遇着子牙打一仗, 文王吐子恨妲姬。
这则谜语的谜底是米饭里的稗子。过去大米加工是推碾脱壳,风车去糠,类似稗子这样的杂质是难以剔除的,所以米饭里常有稗子塞牙,不得不连饭一起吐出。谜面前两句写了稗子的特征,说它好胜,是因为稗子总是长得比禾苗要高,说它投机,是因为稗子混在稻谷里冒称米饭。后两句话锋急转,说起了封神人物和故事。这是制谜者常用的故弄玄虚声东击西手法,目的是在拓宽猜谜者思路的同时又增加了谜语的难度。“遇着子牙打一仗”,借子牙这个人名的谐音,子是稗子,牙是牙齿,说的是牙齿咬到了稗子,稗子很硬,咬几次方能咬碎,像打仗一样。“文王吐子恨妲姬”,是一个典故。相传商纣王想试探西伯侯姬昌是否有反心,要姬昌的爱子伯邑考去给爱妃妲己传授琴艺。妲己见伯邑考相貌帅气,妄图轻浮于他。但伯邑考毫无邪念,妲己恼怒,在纣王面前反诬伯邑考调戏自己。纣王大怒,杀了伯邑考并做成馅饼,赐予姬昌食。姬昌虽知馅饼里是爱子之肉,但为保全性命以图大业,忍辱而食。纣王见状,放下心来。姬昌在回家路上,心如刀绞,腹痛难忍,跌下马来,一阵呕吐,呕吐之物化作三只兔子奔走他方。兔子就是“吐子”,文王吐子自然要恨妲姬了。这则典故放在这里,并无他意,仅是点明“吐子”二字,即算稗子混入米饭进了口也是要吐掉的。
我十分欣赏这则谜语,前后四句,各述其事,意境贯通,一气呵成,用典也恰到好处,回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